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烟花三月”将至,北护城河沿线文汇阁、冶春园等亮点纷呈

2023-03-07 10:01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北护城河,位于瘦西湖景区与明清古城交会处,东起便益门闸站,西至瘦西湖盆景园,全长2.6公里,串起古往今来扬州城的市井与繁华。去年8月,“双宁古韵”入选扬州“运河十二景”,而北护城河区域就是“双宁古韵”最精华之所在,这里有历史的厚重、文人的墨香、城市的乡愁……

又是一年烟花三月,如今的“双宁”片区,天下七大藏书楼之一的文汇阁已重建完成,冶春正打造扬州最大的户外园林餐饮平台,红园以“仙次元”的形象华丽转身……这里正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

文汇阁“烟花三月”正式亮相

一面诗酒花茶,一面琴棋书画。天宁四库,重宁呼应,扬州城北有“双宁”。

在“双宁古韵”片区,文汇阁复建工程已经完工,将于“烟花三月”期间正式亮相。整个区域共建设“五亭一廊”,复原了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麟庆记载于《鸿雪因缘图记》中文汇阁外的古亭布局。

复建的文汇阁严格依据史料重建,仿照天一阁建筑规制,面阔六间,明二暗三,硬山筒瓦,建筑面积1133.23平方米,占地368平方米。目前,二楼上方悬挂的“文汇阁”匾额,是根据乾隆题字复制的,门楣上方还有一块匾额,上书“东壁流辉”。“五亭一廊”中的品芳廊意为品味书香气息,衔山环水,曲折回环,连接各单元建筑,将全园分成北山院和南水苑。南水苑借鉴扬州古典园林旱园水意做法,采用水波纹样式,典雅中透着柔美,充满诗情画意。北山院以“卷云洞府”为主景,湖石堆叠的假山洞府,将文汇阁与西山巧妙连接,同时也是园中水系源头,蕴含“山有脉、水有源”的意思。

文汇阁原为藏书楼,复建的文汇阁中必然少不了书。由扬州国书文化传播公司打造的原大原色原样文津阁版《四库全书》目前已从天宁寺万佛殿搬迁过来。据了解,《四库全书》将被放置在文汇阁的二楼、三楼,未来市民可通过预约方式参观。此外,文汇阁还与广陵书社合作,在负一楼开设极富扬州文化风情的书店——“四库书房”,将以古籍线装书经营为特色,打造“最扬州”的书店。

冶春园吸引游客深度游扬州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北护城河上的画舫从御马头出发,向西可路过冶春茶社、盆景园,直达瘦西湖,一路感受城市的诗情画意。

记者昨从扬子江集团获悉,位于“双宁古韵”片区的冶春园也将于“烟花三月”期间陆续开放。目前,冶春园内冶春茶社的香影廊和水绘阁已试营业,而沿河的零点餐厅餐英别墅也将于3月6日对外开放。

尽管冶春园景观提升工程还处于收尾阶段,但不少游客已对这一片区展现出浓厚兴趣。护城河上的画舫吸引人们驻足拍照,甚至想要上船体验一番。

“冶春”一词最早见于清初王士祯的《冶春绝句》。清康熙初年,孔尚任为红桥边的“红桥茶肆”亲笔题写“冶春社”,清乾隆年间,扬州名士在此成立冶春诗社。清同治年间,盐商购置冶春园并重建,也就是如今的冶春现址,包含了花社和茶社等。如今,借北护城河总体改造的契机,通过近一年打造,冶春园正逐步恢复清代的文化胜境。

冶春园的打造恢复了北护城河上的红桥,通过复建红桥将北岸冶春园和南岸苎萝园连接在一起,同时打造了冶春花社、诗社、茶社三部分。目前,代表扬州早茶文化、民俗文化的餐英别墅及戏曲舞台,代表古典红楼文化的漱红堂,代表宫廷盛宴文化的丰市层楼,代表现代潮流文化的苎萝村等已经建成。园内春有烟雨樱霞,仙琼无双,红芳翠蔓;夏有花对薇郎、鸾禧绣球、莲卧清波;秋有鸡唱秋曦、银杏金装、秋叶霜红;冬有云鹤风松、暗香疏影、傲雪红妆,将打造冶春花社特色的“花境十二景”。 记者 屠明娟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yz/a/202303/t20230303_3173059.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