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网红模仿雷军,夸张用词被举报侵权,平台对此事作出回应
大量网红模仿雷军,夸张用词被举报侵权,平台对此事作出回应,最近,雷军的那场演讲,已经从科技圈一路火到了全民模仿的程度,无论是在短视频平台、夜市摊位,还是乡镇集市,只要刷一刷手机,总能看到各种版本的“雷军式演讲”——有人卖红薯、有人卖茶叶、有人卖房子,甚至还有人拿着话筒在田间地头,用那股激情四射的语调喊出:“我们做红薯的,今天也要把红薯做到极致!”
这场模仿风潮的火爆,其实并不难理解。雷军演讲的语言节奏、情绪调动、肢体动作都极具模仿性,他那种“既真诚又带点憨气”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有强烈的传播力。
更何况,这类模仿的门槛极低——只要有话筒、有热情,再加上几句“全力以赴”“相信自己”“用心去做”,几乎人人都能成为“下一位雷军”,很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博主,就靠一段模仿视频迅速出圈,粉丝暴涨,摇身一变成了“网红雷军”。
然而,这场全民狂欢却让真正的雷军和小米团队有点头疼,因为随着模仿的泛滥,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夸张到搞笑,有人一本正经地介绍红薯种植,还要“精准定位灌溉”,有人卖茶叶时声嘶力竭地喊“我们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东方茶!”——本该正能量的表达方式,被玩成了“段子”。
对于一个科技品牌而言,创始人形象是极其重要的,雷军原本想通过真诚的分享树立企业家温度,如今却成了全网的“模仿素材库”,这无疑让品牌公关感到焦虑,据传,小米方面已开始陆续举报部分过度模仿、夸张调侃的账号,认为这些行为涉嫌损害品牌形象。
不过,平台的态度却出乎意料地明确:模仿秀属于合理的二次创作范畴,只要不恶意诋毁、不带虚假宣传,就不构成侵权,最终,大量举报被驳回,换句话说,这场模仿风潮短时间内不会停止。
从某种角度看,这其实是一场“民间创意狂欢”,人们在模仿中找到了表达的快乐,也用幽默化解了商业叙事的紧张感,而对雷军来说,也许最好的应对方式并不是“管控”,而是“共情”——正视模仿背后那份大众对他的关注与认可,毕竟,被模仿到烂大街,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雷军,已经真正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