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果场社区:温暖秋冬 “齐益果”假期趣味课堂——声音的奥秘
【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果场社区:温暖秋
“科普助力成长,科技筑梦未来”。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协调发展。2023年12月17日上午,由南京市栖霞区马群街道果场社区与南师大物科院‘向心力’志协合办的社区为民项目“齐益果”假期趣味课堂在社区活动室正常开展,本次活动主题为“温暖秋冬 关心暖心”,借助果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组织“齐益果”积分制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给社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本周“声音的奥秘”课程内容,活动也得到了社区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站及关工委的大力支持。

本周主讲志愿者陶紫妍同学向未成年人们科普了声学主题的相关知识。首先,她通过列举现实生活的各种声音引入,引导大家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以及声音有哪些特点和应用三个问题。接着,她通过制作纸炮的实验,解释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后,陶紫妍同学介绍了牛蛙、蟋蟀等动物发声的不同振动方式。
其次,陶紫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她指出,我们彼此可以说话交流,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她带领未成年人们制作土电话,一个人对着纸杯说话,拿着另一端纸杯的人能听清对面的人说的话,通过这一实验说明了声音也可以通过固体传播。最后她通过“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例子证明声音可以通过液体传播。
进一步地,陶紫妍同学在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拨动的条件下,探究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以及在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的条件下,探究不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并介绍了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相关概念。

最后,陶紫妍同学介绍了声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对本次“声学”科普活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加深小朋友们对本次科普知识的掌握。
在志愿者们清扫完场地后,本次科普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社区未成年人们对于物理知识的热切向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引导社区未成年人们开展社区文明实践。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