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丨以“小节”为基 筑牢作风建设“防火墙”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兴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为作风建设指明方向,而作风建设的关键,恰在于党员干部对“小节”的坚守。
注重“小节”,方能守住廉洁底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看似不起眼的“小节”开始失守的。比如,有的干部对一些小恩小惠、礼品礼金来者不拒,认为“不拿白不拿”,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利”,逐渐侵蚀了他们的思想防线,让他们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与之相反,焦裕禄同志一生廉洁奉公,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有一次,他的孩子看了一场“白戏”,他得知后,不仅严厉批评了孩子,还主持起草了干部“十不准”的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党员干部要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廉洁底线,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自律,只有坚守住小节的“阵地”,才能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线。
注重“小节”,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党的作风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对待群众态度冷漠,甚至吃拿卡要,就会让群众寒心,疏远党群关系。相反,那些注重“小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总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她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群众的衷心爱戴。党员干部要从关心群众的点滴小事做起,以良好的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让党的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注重“小节”,才能提升工作效能。良好的作风是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就会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效率低下。比如,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搞“一刀切”“走过场”,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而那些注重“小节”、真抓实干的干部,能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找准问题的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党员干部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每一个小节抓起,每一天的工作做起,不断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作风,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自觉行动和日常准则。(作者:董丽圆)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