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丨为狂飙AI套上法治“辔头”

2025-05-19 08:32 来源: 供稿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人民日报刊文: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法治保障(5月16日,人民日报)

在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以雷霆万钧之势闯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从智能语音助手随时待命,到智能驾驶汽车在道路上穿梭;从AI辅助医疗诊断为生命护航,到智能算法在金融领域精准运作,AI已然成为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技术的狂飙突进也带来诸多隐患,为AI套上法治“辔头”迫在眉睫。

AI技术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注入强大动力。它能提升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制造业为例,AI驱动的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精准生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医疗领域,AI助力疾病早期筛查与诊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AI并非完美无缺。数据安全问题频发,个人隐私在数字世界面临泄露风险;算法偏见可能导致不公平的决策,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更有甚者,恶意利用AI技术进行诈骗、虚假信息传播等,扰乱社会秩序。

法治,是规范AI发展的关键力量。一方面,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明确AI研发者、使用者的责任与义务,避免在出现问题时责任推诿。当AI生成的内容涉及侵权,或者AI决策导致不良后果时,法律可以给出清晰的责任界定。另一方面,法治能为AI发展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通过制定市场准入规则,防止低水平、高风险的AI产品涌入市场,保障行业有序竞争。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便是很好的范例,其对不同风险等级的AI系统实施分类监管,既保障了安全,又激发了创新活力 。

从全球视野看,AI治理需要国际合作。AI的发展不受国界限制,其带来的风险也具有全球性。数据跨境流动、跨国网络犯罪等问题,仅靠单个国家难以有效应对。各国应摒弃分歧,携手制定通用的AI治理规则,在技术标准、安全评估、责任认定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构建AI全球治理框架,让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安全、可靠地发展。

在实践层面,AI法治建设离不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监管体系,为AI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将合规融入产品研发与应用的全过程;科研机构需加强AI安全技术研究,为法治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公众也应提升数字素养,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为狂飙的AI套上法治“辔头”,并非限制其发展,而是为了让它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在技术与法治的良性互动中,我们定能驾驭AI这股强大力量,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驶向繁荣与安全的彼岸。(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