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10月12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宜武率预算工委调研2020年我市民生工程实施情况。调研中,汪宜武详细了解了2020年我市民生工程各项目的实施进度、运行等情况。(10月15日,潇湘晨报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生是民心,解决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一切民生问题都是“一把手工程”,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将民生实事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做到重心下沉、深入一线、亲自过问、狠抓落实。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而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只有持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才能调动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党委政府要突出重点难点,找准关键环节,强化工作措施,科学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意见,细化量化任务,把规定动作一定要做到位。
改善民生要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向民生的倾斜力度,确保及时足额落实民生实事资金,优先安排和落实配套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一方面要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对民生实事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和跟踪问效。
老百姓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善于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实实在在地深入下去,甘当小学生,眼睛向下,到农村、企业、街道、学校等基层单位,特别是到困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同群众打成一片,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住房、看病、上学、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只有群众感受到了温暖,他们才会支持我们的工作、才会满意我们的工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人民群众的期望为己任,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具体工作,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稳住困难群众就业,确保居民基本收入,兜牢底线、夯实基础,让好政策精准落实落细落到位,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作者:小吴)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十五五”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四五”的稳健前行到“十五五”的全新启航,时代赋予青年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当以青春之名,在“十五五”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怀理想之志,铸就信念“定盘星”。理想信念是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无数青年党员干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书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步入“十五五”,前
 - 以青春之笔,绘就“十五五”壮美画卷
 - 让奋斗成为年轻干部最亮的底色
 -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