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党员干部要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周末陪同幼子读《唐诗三百首》,幼子读到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似有所悟的对我说:“爸爸,诗人是不是让我们节约点,这样家里才会越来越富、国家才会越来越强。”是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风气,的确与家庭和国家关系很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民族。一路走来,涌现了无数保持艰苦朴素的典范,如青菜总督——于成龙,两袖清风——于谦,黄金难买心——李汰,清正不阿——刘琰……他们因艰苦朴素的作风,守持廉德、淡泊名利深受百姓拥戴,赢得了后世尊崇和宣扬。还有,就是清朝的江宁巡抚汤斌,他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以豆腐汤佐食,人称“三汤巡抚”。后来,尽管他官越做越大,但依然保持简朴的作风,因衣着朴素被称为“羊裘尚书”。这些衣食住行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为官者的做派与操守。
古语有云:“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借古鉴今,此言不虚。纵观腐败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在违纪违法过程中,都伴随着丢失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有的党员干部把住豪宅、穿名牌、开好车作为人生追求,久而久之便将公权变异为攫取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有的党员干部非头等舱不坐、非高五粮液茅台不喝、非山珍海味不吃。在笔者看来,这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缺失了艰苦朴素的精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贪图安逸,追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勤俭节约,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更是我党的传家宝。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仍然要把勤俭节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不比穿戴比内在、不比收入比奉献、不比待遇比觉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植根于内心、外化于行动,不贪图享受、不迷恋奢靡,自觉展示新时代共产党的朴素之美,从而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宋荣军)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十五五”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四五”的稳健前行到“十五五”的全新启航,时代赋予青年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当以青春之名,在“十五五”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怀理想之志,铸就信念“定盘星”。理想信念是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无数青年党员干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书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步入“十五五”,前
- 以青春之笔,绘就“十五五”壮美画卷
- 让奋斗成为年轻干部最亮的底色
-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