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消除青少年“心病”治标尚需治本

2021-04-28 14:10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写不完作业一跳了之,考试失利一跳了之,没收手机一跳了之……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发家长、老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担忧。

据4月26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各种心理干预机制为何失效?》报道,当前青少年心理危机爆发集中在家庭场景,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矛盾冲突、家庭教育不科学等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学校方面,部分学校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还不到位,过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以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缺失,致使青少年“心病”加剧恶化。此外,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愈发复杂,处于是非分辨能力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心理发展错综复杂。

虽然不少地方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也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设置了服务热线,但受限于社会重视不够、人才资源不足、方式方法欠缺、作用发挥不到位等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堪忧。

笔者认为,要消除青少年“心病”,治标更得治本。

首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厉打击暴力、毒品犯罪,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和宣传引导,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认同。

其次,要深化教育改革,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学校和教师都应摒弃“唯分数论”思想,丰富学校活动和课外活动内容,进一步淡化个体竞争氛围。同时,按规定配齐有资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通过心理学常识的普及,使青少年遭遇心理障碍时能够进行正确有效的疏解。

最后,家长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作为父母,要平衡好对孩子身、心、智、德等方面全方位、立体性的培养和开发,既不过分溺爱,也不严厉粗暴,做到充分尊重、互相信任。(笔名:那谁早安 )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