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党的优良作风这一“金钥匙”
2025年3月12日召开的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指出党中央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特别强调了作风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党的优良作风这一“金钥匙”,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搭建问题化解的“连心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关键,在于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中央八项规定中就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向群众学习。当下,一些地方开展了“社区夜话”、“茶话会”等活动,让干部和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面对面交流,不仅及时掌握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拉进了干群关系。我们要重拾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栋,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与群众同蹲在一片土地上,倾听他们的心声,收集他们的意见建议。
以 “精简务实”的文风政风,成为化解矛盾的“增速器”。过去,形式主义在基层泛滥,文山会海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而若是基层干部再忙于各种报表、会议,那么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更难以解决、群众的诉求就更无处表达了。中央八项规定对精简文件、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广大党员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本职工作、专注于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比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准确传达政策文件,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其他合法权益,还有效防范化解了基层矛盾的发生。
以廉洁奉公的自身形象,点亮化解纠纷的“氛围灯”,腐败问题是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的重要成因之一,也是引发基层纠纷的重要根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十几年,每月都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公布的是数据,更是群众的关切。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做到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把政治规矩、中央八项规定、党纪国法放在心上,让其约束自己的行为。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我们自身都不能做到廉洁奉公,如何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更好的下达命令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呢?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强大助力,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把“钥匙”。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之际,我们要以思想上的主动、行动上的自觉,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书写基层治理的新篇章。(马朝阳)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