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下基层”,聚焦一线主题教育
近日,中央主题教育办印发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身下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身和心均贴近群众,以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的实效,获群众满意,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从政策中来,到政策中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推动党的政策主张直达基层、直达群众的有效途径,要以贴合基层、直面群众的方式讲清楚讲明白。首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路线方针“了然于胸”,政策方案“信手拈来”,才能从容有序地做好讲解宣传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守正创新,通过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的“情景式”解说、“案例式”介绍,将宣传内容融于生活,推动党的政策主张、创新理论下基层、聚人心,让党的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把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推动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四下基层”,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多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基层调研,切实研究新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党员干部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抛开面子,贴近群众,走进群众。要积极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观察最真实的情况,与群众建立起广泛且深入的联系。同时,要沉下真感情耐心听、热情答,要善于捕捉“半截话”和“没问题”背后的问题,以较真的劲头让群众感受到真诚,从而敞开心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推动信访接待下基层,让群众诉求“大事小事不落下”。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信访问题是考量各级各部门工作扎不扎实的关键因素,是衡量群众满不满意的重要指标。推动信访接待下基层,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促进作风转变。信访接待要注重方式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进行“下访”时,要带着感情沟通,主动约访,把矛盾问题化解在“最初一公里”,举一反三做到处理一件事化解一类事,做到干部真接访、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深究信访问题来源,精细了解群众呼声,精诚解决群众诉求,才能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事事有回音”、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件件有落实”。
现场办公下基层,要坚持“从服务中来,到服务中去”。现场办公能推动基层各类问题的解决,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零距离”接触群众,直面矛盾、直面问题、直面难点。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到基层一线去,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想群众之所想、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做到群众关心什么、在意什么,我们就推动什么、干好什么。综合运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挑起担子应对多种一线场景,要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化解难题,在“对症下药”中把疑难杂症解决在一线、把矛盾风险化解在一线,做到“民呼我为”,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于晓亚)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十五五”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四五”的稳健前行到“十五五”的全新启航,时代赋予青年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当以青春之名,在“十五五”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怀理想之志,铸就信念“定盘星”。理想信念是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无数青年党员干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书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步入“十五五”,前
- 以青春之笔,绘就“十五五”壮美画卷
- 让奋斗成为年轻干部最亮的底色
-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