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对文明乡风建设的引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行,大会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基层党组织要主动担当,以党建红引领文明风,让乡村既有发展“面子”更有精神“里子”。
建强组织“主引擎”,筑牢文明根基。文明乡风建设,党组织引领是关键。基层党组织要将文明乡风建设纳入乡村全面振兴整体规划,通过“党建+文明创建”模式激活治理效能。内蒙古包头九原区的实践颇具启发,当地党组织打造“胡同‘议’家亲”等党建品牌,让群众事有人管、理有人评,用组织优势凝聚起文明共识。通过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将80%空间用于服务群众,让阵地成为凝聚人心的“强磁场”,为文明培育提供坚实载体。
健全机制“硬约束”,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需制度发力,更要柔性引导。基层党组织应牵头完善“一约四会”制度,让村规民约成为群众自我管理的“硬规矩”。二道沙河西村将行为规范融入家谱,成功化解12起土地纠纷,彰显了传统与现代治理的融合智慧。通过红白理事会管控大操大办,以“道德银行”积分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陋习失去生存土壤,使文明新规落地生根。
激活群众“内生力”,实现共治共享。文明乡风的生命力在于群众参与。要推动村民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传递者。九原区庙圪堵村通过议事会邀请乡邻共同化解土地争议;阿嘎如泰苏木以“干部大结亲”模式解决难题140余件,证明群众主动参与才能让文明乡风有根基、能持久。当村民从“局外人”变为“当家人”,文明便会融入日常,成为乡村最美底色。
党风正则民风淳,党建强则乡风新。基层党组织唯有扎根泥土、精准发力,以组织引领聚合力,以制度规范树新风,以群众参与促长效,才能让文明乡风浸润乡村肌理,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 何乐)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