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2025-11-04 09:22 来源: 供稿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近日,一位被网友戏称为“深圳多管局局长”的小哥意外火爆网络,这位“局长”并非真政的公务员,而是一位热衷于关注身边小事的普通市民。从路面破损到盲道受阻,两年多来他拍摄了千余条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问题的视频,用镜头记录下了城市治理中的短板,赢得了网友的点赞与认可。

他的走红,绝非偶然。他化身“民生观察员”,不做空泛抱怨,而是用数据说话、用画面佐证,让隐性问题显性化、抽象诉求具体化。那些随时可能砸到人的“危墙”、设计不合理的斜坡、路边挡道的绿植、有安全隐患的井盖……在他的卷尺和镜头下无所遁形。这种务实与细致,生动诠释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治理内涵。网友们戏称他为“多管局局长”,这一调侃背后,是对全民参与城市治理模式的由衷认可。

“局长”的“挑刺”之所以能得到快速回应,还在于深圳市高效的响应机制——“@深圳-民意速办”平台,该平台整合了537个诉求渠道,让市民反映问题如同“网购下单”,可实时追踪进度、接收节点提醒,实现了“分钟级”响应。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2000万,日均处理诉求约1.4万件,正是这样的高效运转,才让“挑刺”不白费、诉求有回音。更可贵的是,相关党政部门并未满足于“就事论事”的整改,而是以个案为突破口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了“解决一个问题、带动一类整改”的系统治理成效,展现了城市治理能力的跃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公报中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圳再一次用实践证明:只有把市民诉求当“信号”而非“找茬”,搭建民意与服务的良性共振机制,才能让治理更精准、更高效。这种从“被动修补”到“主动预防”的转变,正是城市治理能力跃升的体现,也是“多管局局长”火爆网络的深层原因。

“城,所以盛民也”,有远见的城市管理者,决不应忽视市民个体琐碎的诉求。应转变观念、转换思维,善于从民生小事中见微知著、见叶知秋,对风险隐患防微杜渐,对需求善加引导,既要把人民参与作为力量,也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准。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市场、社会、市民等多方力量,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深圳多管局局长”的走红,启示我们:正视市民的“小事”,就是抓实治理的“大事”。各地必须正视之、慎处之、妥为之、践行之,在不断解决新问题、新挑战中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城市管理的“供”精准对接群众的“需”。当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愿意拿起“心中的尺子”丈量城市,当相关党委政府部门能郑重对待每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的城市才能既有光鲜“面子”,更有温暖“里子”,才能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生活更美好。(李赛 张天放)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