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警惕基层通知“明减暗增”

2025-07-30 10:32 来源: 供稿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在深化作风建设的持久战役中,“精文减会”已成为攻克形式主义顽疾的核心战场。中央反复强调压减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的重要性,然而,个别地方却采取“阳奉阴违”的策略:表面上精简“红头文件”,暗地里却以工作便签、任务交办单、内部函件等“白头文件”取而代之,将本应严格的规范束缚于文字游戏的迷雾之中。这种“明减暗增”的新趋势,如同隐形的重负,让基层干部在形式主义的反复折磨中疲惫不堪,亟需我们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深挖细究、综合治理。

“明减暗增”现象的本质,是政绩观扭曲的直观反映。部分单位将“精文减会”视为应对考核的面子工程,而非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内在需求。他们忽视民众的真实需求,却精于数据操作:为了规避文件数量管控,将本应统一印发的政策文件拆解为“通知+附件+补充说明”,以“非正式文件”之名逃避审批流程;将全局性工作细化为“阶段性提示”,通过频繁下发“工作清单”变相加重基层负担。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暴露出一些干部对中央决策的选择性执行,以“小聪明”削弱整治力度,实质上是懒政怠政的另一种表现。

“明减暗增”现象的蔓延,源于监督机制的缺失。一方面,当前文件管理体系对“白头文件”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统计标准,导致监管存在盲区。部分单位利用“白头文件不属于正式公文”的规则漏洞,随意创设文件形式,甚至通过微信工作群即时下任务,使基层干部时刻处于紧张待命状态。另一方面,考核评价机制仍未完全摆脱“留痕主义”,基层为应对“工作有部署、落实有记录”的要求,不得不全盘接收并归档各类“白头文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惯性思维。

要根治“明减暗增”顽疾,需在“学习、自查、整改”三个方面协同推进。要强化思想认识,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等教育手段,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到“白头文件”并非工作创新,而是作风问题的顽疾。要完善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文件监管平台”,将红头文件、白头文件、电子通知等全部纳入统计范围,利用大数据分析文件频率、篇幅、内容关联度等指标,对文件高发单位及时发出预警并进行约。要健全制度体系,出台《非正规文件管理规范》,明确“白头文件”的适用范围、审批流程和时效要求,严禁将其作为部署全局性工作的手段;建立“文件效果后评估”机制,对实施满三个月的文件进行效能评估,对“零落实”或“负效果”的文件追究责任,倒逼发文单位精简数量、提升质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文减会”的核心并非简单的数量减少,而是要将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解决问题。只有当“白头文件”失去生存空间,“真抓实干”成为评价标准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畅通。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破除形式主义的隐形变种,才能让基层在清朗的政治生态中轻装上阵,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章。(周涵)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