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对于基层党员而言,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中,从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小事、攻克岗位上的小难题做起,让精神力量在细微处生根发芽。
伟大建党精神是化解邻里纠纷的“金钥匙”。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邻里间的琐事纠纷看似微小,却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某社区党员老李带着“践行初心”的信念,连续三周上门调解楼上楼下的漏水矛盾,既讲法律规定又聊邻里情分,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着:“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正是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生动体现——不用豪言壮语,只需在家长里短中站稳群众立场,在矛盾化解中传递党的温度,让“人民至上”的理念融入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
伟大建党精神是攻克技术难关的“动力源”。在科研一线,年轻党员的“敢为人先”往往体现在对微小技术瓶颈的攻坚上。某农业研究所的党员团队,为解决南方丘陵地区水稻抗旱问题,带着睡袋扎在试验田,连续半年记录每株稻苗的水分蒸发数据,最终培育出耐旱新品种,让每亩地增产50公斤。他们说:“建党精神里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我们来说就是不怕失败、反复试验。”这种在细分领域的执着钻研,让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为产业发展注入底气。
伟大建党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在革命老区的中小学里,老党员的“红色故事会”成了必修课。江西某村的老支书每周三下午都来学校,用方言讲当年红军在村里借粮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迷,渐渐养成了爱护公物、乐于助人的习惯。更令人欣慰的是,几位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当老师,把这些故事继续讲下去。这种代际间的微小传承,让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种子,确保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伟大建党精神是应对急难险重的“压舱石”。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党员的“冲锋在前”往往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动中。去年夏天,某县遭遇特大暴雨,社区党员小王蹚着齐腰深的水,挨家挨户叫醒熟睡的居民,背出8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疫情期间,快递行业党员组建“党员先锋队”,每天多跑20公里,确保退烧药第一时间送到独居老人手中。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正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真实写照——在危难时刻站出来,在群众需要时顶上去,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彰显力量。
从调解一场邻里纠纷到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从讲述一个红色故事到完成一次紧急救援,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从来都离不开这些“小切口”。基层党员的每一次担当、每一份坚守,都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诠释。当千万个“小行动”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推动民族复兴的“大力量”,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永葆活力、熠熠生辉。(宗峻龙)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