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让干部工作更接“地气”
自古以来,以人为本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在当今时代,对于干部而言,以人为本更是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干部干工作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政绩,不能为了个人的升迁和荣誉而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比如在城市建设中,干部不能只注重高楼大厦的建设,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以人为本,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该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不仅是城市工作,在所有的工作领域,干部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以人为本,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干部在工作中,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来。比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干部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真正得到实惠,从而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干部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姓名:回娜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