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英菲尼迪:“大甩卖”背后的溃败与反噬

2025-07-24 12:53 来源: 搜狐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新款英菲尼迪QX50来了,35.08万起步。

然而,仅仅上市一周,其就开始了大甩卖了。从35.08万的指导价直接杀到23万左右,降价12万多。如此夸张的举动背后,有分析称,与其说这是一次常规的产品更新,不如说是以“推新”为名义清理现有库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英菲尼迪库存天数约为78天。

英菲尼迪,在中国“卖不动”了。

数据成为了最直观的表达:在过去的五年里,英菲尼迪的市场份额已经降到了“冰点”。今年上半年,英菲尼迪在华仅卖出了713辆,平均每个月卖119台,一天卖4台都不到。而这个销量数据,显然很难支撑起这个曾经备受追捧的“日系豪华品牌”。

作为最早走上国产化之路的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华是吃到合资品牌红利的,并凭借着轿跑SUV外观、豪华内饰设计以及VQ系列发动机的强大动力,在短短几年内红遍了一线市场。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5年,英菲尼迪在国内市场取得了4.0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3.8%,成为唯一增速超过30%的豪华车品牌;2017年,英菲尼迪迎来了销量巅峰,达到4.8万辆,并将2018年的在华销量目标定为达到10万辆。

但可惜的是,英菲尼迪销量增长并没有一路高歌。2018年,英菲尼迪交出了最差成绩单:全年累计销量仅4.4万辆,同比下降了约8%,不及目标的二分之一。此后便一路下跌,3.5万辆、2.5万辆,1.3万辆……

随着声量和销量的连年溃退,英菲尼迪也开启在华逐步“撤退”。

先是,在2020年将全球总部从中国搬回了日本,而后又在2022年宣布,将东风英菲尼迪降级为东风日产旗下的事业部。也是在这一年,英菲尼迪开始不参加广州车展。连续两年缺席后,再度登陆广州车展的英菲尼迪,年销已不及当年月销,月销已跌至三位数。

2024年初,英菲尼迪还陷入了大量经销商关门退网的风波。彼时,英菲尼迪全国门店仅剩58家,更有甚者已将英菲尼迪车型并入东风日产展厅销售。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英菲尼迪在全国拥有131家店,以及122家售后。

“降价,退市”。近年来,打开搜索网站,输入英菲尼迪,上述词条占据了大幅页面,其也成为了下一个败走中国的热门选手。

那么,究竟是英菲尼迪自身不行了,还是市场变了?要知道,2024年中国豪华汽车市场销量达到452.28万辆,同比增长4.4%,刷新历史纪录。

而英菲尼迪的败局,则早就埋下了种子。

产品匮乏,是其溃败的根源。从一开始,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就只有两款车型,车型单一选择少就算了,关键是车型的更迭速度还出奇的慢,比如英菲尼迪QX50历经十年才迎来换代。

而品牌调性的混乱则进一步加剧了危机。Q50L主打“运动操控”,QX60却强调“家庭舒适”,这种左右互搏的策略让用户困惑不已。同时,相较于BBA的品牌调性,似乎很难想到英菲尼迪的标签。甚至有部分网友戏称,英菲尼迪为“奇瑞王”。

此外,除了不尽人意的产品布局,频发的质量问题,也加速了英菲尼迪的萧条。

在各大汽车论坛中,英菲尼迪变速器的故障投诉比比皆是:包括QX50、Q50L、QX60均被多位车主投诉汽车存在发动机漏油、异响、顿挫、抖动、无法加速、无法换挡、变速器故障灯亮等诸多质量问题。2021年,因变速箱问题规模性的爆发以及不平等的“霸王”协议,其被送上了央视3·15的维权舞台,进一步引起消费者反感与不信任。

事实上,面对不断下滑的销量与声量,英菲尼迪也开启了自救模式:

先是,降价销售,其终端售价堪比丰田、本田,其中QX50部分车型优惠可达10万元左右。但此举不仅未能提振销量,价格体系的崩溃,也使得英菲尼迪彻底失去了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当BBA都祭出降价牌时,英菲尼迪的生存空间也变得岌岌可危。

再者,复兴计划,以开启电动时代重回正轨。早在2018年,英菲尼迪就高调宣布:将启动全新电动平台的研发,计划在2021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并预计到2025年,品牌一半的销量来自电动车型。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打脸:这些年来,其几乎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产品落地。直到2023年,英菲尼迪宣布品牌焕新,推出了全新logo,并举办了“新曙光之夜”,首款纯电概念车Vision Qe开启全球首秀。

只是,两年多后,这款全新纯电动概念车依然还尚未有量产电动车型推出,而这似乎也埋下了“被抛弃”的风险。众所周知,市场如战场,从来不等人。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英菲尼迪的电动化转型滞后,未能抓住电动汽车市场的先机。而如今姗姗来迟,想要在日热化的“淘汰赛”中博得一席,又能有几分胜出的把握呢?

“无论过去或未来,英菲尼迪会一直根植中国、深耕中国。”

一边是退出中国的质疑,一边是深耕战略的回应。但关于英菲尼迪能否继续坚守中国市场,不但要看企业方面的战略决策,也取决于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而市场留下的时间与空间,俨然不多了。

原文地址:https://www.sohu.com/a/916858618_120341130?spm=sapc.home.pchome.block_12.11.1753332723652n53tFyT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