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一角 她和她拍下的野生动物邻居
(记者 蔡梦莹 王益/文)在车水马龙的钢筋森林中,大雨后偶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坑,棕背伯劳、灰喜鹊、山斑鸠……数十种鸟类在这里栖息,洗澡、饮水、求偶。一只黄鼬来此觅食,数月后带着家人再次光临。深沉夜色中,一只刺猬顶着圆滚滚的屁股在泥土中翻找食物……从水草丰茂的初夏,到次年冰消雪融的初春,自然博主“@嘉美猫”用红外相机,记录了城市中野生动物们的四季生活。

△ 小鸟在水坑里洗澡
9分半钟的小视频浓缩记录小水坑的春夏秋冬
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下,这支时长9分半的片子显得有些长。没有高清的8K摄像头,没有酷炫的转场剪辑,没有唯美浪漫的滤镜,画面的色调充满了原生态的灰扑扑。但就是这样一个视频,发布不到24小时,就收获了近三万个点赞、两千多条评论,超过两万次转发。从转发评论来看,不仅吸引了科普作者、动保博主等关注野生动物的人士,还收到了影评人、插画家、教育博主等跨界大V的好评,破圈层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

△ 灰喜鹊闻讯赶来
静下心来看,镜头对准的是一个小水坑,漂浮着枯枝和落下的女贞叶。在解说中“@嘉美猫”娓娓道来,初夏连续的降雨促成了这个小小生态圈的形成,一只灰背伯劳降落在这里,灰喜鹊、山斑鸠、白头鹎、白腹鸫也闻讯赶来,十几种鸟在这里喝水、洗澡、觅食。夜色降临,鸟儿归巢,一只黄鼬在水中悠哉地泡起澡,红外相机镜头拍摄的画面中,它身形修长,双目闪着光。放置的立镜实验中,灰胸竹鸡对着镜子中另一个身影,不断发出威胁的鸣叫。小刺猬、黄鼬一家四口、华南兔……不断有新朋友造访这个小水坑。

△ 黄鼬一家来喝水
冬去春来,红外相机上的时间从2020年的5月一天天跳动到2021年的3月,镜头捕捉到了34种鸟类、3种哺乳动物和1种两栖动物。不少网友因此燃起了对野生动物观察的兴趣,有人表示想趁着春光走进大自然,有人说这个短片像童话故事一样浪漫。
第一次记录就收获满满!不到24小时就拍下8种不同的鸟类

△ 邰明姝去青海布加岗日雪山自驾旅游 受访者供图
“@嘉美猫”是自然爱好者,真名叫作邰明姝,之前在公益组织工作,业余喜欢旅游和拍摄花花草草。早前,她是个纯正植物爱好者,四处拍花拍树。2017年,因为认识了一些致力于保护秦岭大熊猫的朋友,开始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视频记录家门口的野生动物邻居,最早是受到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张东升的启发。当初,他为了测试科研用的红外相机,在家附近架设相机,结果拍下了小刺猬躲在墙根下喝水的画面。“当时看了张老师的小视频,我就特别羡慕,觉得小动物特别可爱,要是我也能拍就好了。”

△华南兔
刚巧,一个多月后,她收到了朋友送来的红外相机,拍摄计划也逐渐提上日程。她选择了南京市栖霞区一处厂区旁的小树林,一墙之隔就是大马路,离居民区和商业街也不远。
5月初夏,连续下雨,这里自然形成了一处小水坑。“我们喜欢动物的都知道,有水源的话,会比较容易吸引到动物过来。”相机架好了,至于能拍到什么,她的心里没什么底。“我也问了住这儿五六年的人,他们都说这里没什么野生动物,顶多有老鼠和蛇。”

△ 喜鹊
一周后,她第一次取回相机,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这部相机就拍到了8种不同的鸟类在水坑里喝水嬉戏。“当时太兴奋了,看到了黄鼠狼,拍到了七八种鸟,然后还拍到了流浪猫来喝水。我以前都是喜欢大熊猫这类的哺乳动物,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鸟类是那么可爱,特别激动!”

△ 黄鼬
话语中,还能感受到邰明姝当时的兴奋感,她生动地分享画面中的点点滴滴:“小鸟都喜欢在水里洗澡,小喜鹊全身的毛都湿了,像是落汤鸡一样,然后在那里摇头摆尾的。也有黄鼠狼也是在小水坑洗澡,让人感觉放松和惬意,好像也有了人的性格。”
她把这一切的感受记录下来发在公众号上,引来了不少朋友的围观。“他们有的是做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还有一些观鸟爱好者。他们都就觉得我这个做法挺好的,鼓励我继续坚持,还提了一些建议,我就觉得这个可以拍下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是保护生物学的专家。他看到之后,就曾建议她做一些立镜实验,更好地观察动物的行为。

△ 刺猬
斑鸠、乌鸫、喜鹊常住小水坑,镜头下的它们最爱发呆
“刚开始也没有经验,相机可能太远了,或者太高了,或者是角度不对,调整过很多次。再加上对相机功能的不熟悉,半年后才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每一两周,她都要去取数据、更换相机电池等。每次存储卡几乎都被塞满了,“每次都有一两千条数据,一个月大概是六七千条,每周就是要删,不然电脑都存不上。几乎每个周末,都要用一两个下午时间来看视频。每次看完就特别累,感觉近视度数都要加深100度。”

△ 黑领椋鸟
搜集来的数据,其实有大量重复的镜头。渐渐地,她发现了小水坑边的常住民,“比如斑鸠在这里发呆,一会儿乌鸫来了也在发呆,要不然就是喜鹊在那里发呆。”
时间慢慢过去,一开始兴奋劲逐渐淡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坚持显得更难了。每次远行,她都记挂着那个小水坑,还曾拜托朋友帮忙收集数据、更换电池等。

△ 怀氏虎鸫
从2020年5月初夏,到2021年3月初春,两台相机已经记录下了小水坑的四季。邰明姝说:“我最大的触动就是,在大城市的主城区,在我们周围,原来还有这么多野生动物在跟我们共生。但是我们都忽视了他们。“电脑中保存的数万条记录,驱动她剪辑一个视频,把她看到的告诉更多的人。前期,她花了相当长时间筛选素材,然后用了2天时间剪辑,1天时间自己录制旁白。这条《小水坑的春夏秋冬》视频发布后,迅速火爆全网。
《小水坑的春夏秋冬》火出圈,被赞“后院里的生态记录片”
因为一条视频突然“出圈”,这是邰明姝没想到的。科普大V“瘦驼”更是大赞“生态记录的典范,后院里的生态记录片”。
在评论区中,网友们写下一条条真情实感的留言。“认真看完了,真是用心、治愈又令人感动~虽然只有9分多钟,背后是一年的持续记录,看春夏秋冬四季轮转,鸟兽在城市的夹缝里享受这一方小天地,就能明白给它们留出生存空间有多重要。”“好有趣纯真啊,感觉回到了童年在上语文课,大自然又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太有意思了,非常赞!其实城市里的公园绿地里都有野生动物存在,只是大家生活节奏过快过急,没有机会静下来仔细观察。关注身边的野生动物,是个人能为生态保护做的做到最好的贡献。”“这个可以转给孩子看看,让他们知道在城市生活的,除了人类,还有非常多的小生灵。由于环境和养育方式的原因,现在的孩子对草木鸟兽都缺乏了解,如果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和接触这些,一定会对学习更有兴趣。”
如今,小水坑旁,两台红外相机仍在工作,记录着时刻发生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条视频,她又多了不少关注者。邰明姝诚恳地说:“这么多动物和我们共同享有这一片家园,它们也是这里的主人。我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到这一点。我们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想到,城市并不只有我们人类存在,还有很多动物存在。在建设城市的时候,是不是也要为它们多想想,保留一些有利于它们生活的空间,丰富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图片为视频截图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