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建设“一区两中心”苏州每年安排100亿元经费

2021-04-21 10:26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记者 柴军虎)4月19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市每年将统筹安排100亿元支持“一区两中心”重大载体平台项目和人才,并设立直投资金、参股子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包括央企一起来参与“一区两中心”的建设。

△宣读科技部批复

现场,宣读了科技部批复,支持江苏省、苏州市以及工业园区建设“一区两中心”即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药技术创新策源地, 引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活动现场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氮化镓等重点研究方向,围绕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等应用领域,努力成为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产业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

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打造成为“技术前沿化、产业高端化、社会智能化”为-体的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区两中心”建设将坚持“四个面向”围绕科技自立自强重大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国际前沿与国家需求,突出苏州特色,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使命,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协同全社会共同投入不低于750亿元,努力打造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级。

△“一区两中心”揭牌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江苏省副省长齐家滨共同为“一区两中心”揭牌。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为“一区两中心”科学顾问代表颁发聘书,部分科学顾问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为“一区两中心”科学顾问代表颁发聘书

现场,发布了“一区两中心”建设愿景。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党的建设愿景是:立足全产业链,聚焦靶点发现、新药研发、关键试剂与辅料、新型工艺等重点领域,力争到2023年,新建10个以上重大关键公共技术平台,引进培育30个以上高端领军人才团队,突破10项以上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为全国中小微企业重大源头技术供给的创新服务高地。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愿景是:聚焦氮化镓等重点研究方向,围绕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等应用领域,攻坚突破,致力成为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产业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力争到2023年,引进5个以上国际顶尖团队,承担70个以上重大研发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更多重大源头技术供给,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愿景是:发挥制造业优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围绕“AI+”制造、文旅、医药、金融领域,布局建设融合创新平台,力争到2023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应用示范企业170家,形成30个特色鲜明应用场景,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

△发布苏州支持“一区两中心”若干意见和产业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发布了苏州市支持“一区两中心” 加快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有关产业政策,苏州市每年将统筹安排100亿元支持“一区两中心”重大载体平台项目和人才,并设立直投资金、参股子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包括央企一起来参与“一区两中心”的建设。

此外,会上还举行104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总投资近200亿元。涉及三大新兴产业领域项目超85%,部分项目专注于细分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主办方供图)

原文地址:http://xdkb.net/p1/172216.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