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车难 南京巧用“多种智慧”
机动车年增长量达20万辆左右,每两个南京人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无论是机动车停车泊位还是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的停放空间,近年来均越发吃紧,但另一方面,记者从5月31日召开的全市停车工作会议上获悉,有关停车问题的投诉率近年来却一直在下降,尤其是今年前6个月,投诉率同比下降了15%左右。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南京是如何做到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的?记者采访发现,原来这里面蕴含着“多种智慧”。
253个老旧小区,“融”出2.4万余个车位
南京机动车数量近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浦口区每日约有80辆机动车上牌,泊位增长数量远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量,停车问题日益凸显。”浦口区城管局局长刘明珠表示,停车难,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更是“特别难”。
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融合管理是智慧之一。浦口区近年在129个老旧小区整治过程中,增加了3300多个停车泊位,同时增加了3.2万多个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对于建设时间较早、内部改造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这里则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利用小区周边闲置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作为补充。“今年还计划改造30多个成型小区和部分零散居民楼,停车泊位将再增1000个以上。”刘明珠介绍。
江宁区天元吉第城小区入住了2700多户居民,但小区内配建的车位只有1600多个。通过“融合管理”,该区将小区外一处无序杂乱的违停场地改建成停车场,一口气提供了334个停车泊位。
鼓楼区在去年共选取了14个小区作为融合管理示范小区,通过拓展路边临时停车资源,协调周边停车场资源,提供优惠包月政策、夜间免费停放等措施后,累计释放了1544个停车泊位。
“截至目前,我市已先后完成253个小区停车的融合管理。”市城管局停车处处长叶彬告诉记者,在融合管理中,通过拆、建等方式共挖掘出6000多个停车泊位,同时小区周边道路释放出了1.8万多个泊位。
杠杆调控、共享泊位,盘活有限资源
浦口区同心路共有39个停车泊位,一侧的停车场里有229个泊位。但收费不一样,前一个收费标准为3元/小时,后一个则为2元/小时。而在有些区域,小区停车收费价格明显低于道路泊位收费。“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停车收费,可以推动道路上的车辆尽可能进入停车场,停车场车辆尽可能进入小区,从而最大可能地还路于民,畅通交通。”浦口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先后选取6条道路实现分层收费政策。

将有限的泊位进行最大化利用,共享泊位的推动是眼下南京破解停车难题的新策略之一。江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率先在全市试点错峰停车“共享泊位”工程。以整治出新的文靖路为试点,对停车压力较大的康馨花园、玉靖花园等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共享泊位300多个,统一编号接入物联网,业主可通过App有偿出租车位,目前已累计共享停车1.5万余次。浦口区城管局、信访局、税务局等一批机关事业单位,也将夜间停车资源进行了共享。
据悉,按照我市“泊位共享”的规划发展路径,接下来,有条件的党政机关单位停车场的泊位都将进行共享,相关政策文件正在进行讨论。
“云端”引导,停车越来越智慧化
眼下,鼓楼区正选取四川路、老模范马路等作为首批试点路段,共计163个泊位,采取中高位视频、巡检车技术等进行智慧化改造,同时以鼓楼智慧停车平台为依托,推进全区公共停车场数据的接入。
江宁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各类公共停车设施实时余位信息全部接入该区智慧平台,综合利用余位采集、停车引导、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浦口区也已构建智慧停车平台,在云端实现停车管理统一监管等。
“南京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工程就是‘一张网’,即将所有区的停车管理智慧平台全部接入市级平台。”叶彬告诉记者,根据目标,全市停车管理三年内实现管理“一张网”、道路临时泊位智能化改造“一张网”、共享绿色出行“一张网”,通过“一张网”进一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联互通,不仅可以让市民实时了解停车资源信息,也让管理部门可以实时进行相关的控制和诱导。另外,“一张网”的数据信息,也将为后期停车场、道路泊位的增设等提供重要决策。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