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菜“鲜”上心头 诸多问题需谨慎防范
荠菜、艾草、竹笋……每年的春天都是野菜生长的旺盛时期,不少市民将野菜当成舌尖上的美味,纷纷前往菜市场购买,或到公园、绿化带中找寻野菜尝鲜。事实上,采挖及食用野菜存在诸多问题,3月19日,记者对此走访。
3月19日,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边游玩一边亲近自然。记者注意到多处公园绿地上,几位市民蹲下来挖野菜。“前几天下了些雨,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特别新鲜。”市民吴女士说,正值休息日,她和朋友相约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游玩,看到公园绿地上的野菜生长茂盛,忍不住挖一些,“还好带了袋子,可以把挖出的野菜装在袋子里。”吴女士高兴地说,挖野菜既能带着孩子享受别样的乐趣,还能品尝野菜的香鲜味道。
记者注意到,公园内不止一处绿地有市民采挖野菜,有的市民甚至备好铲子和袋子专门来这里采挖野菜。然而,采挖野菜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各个公园,道路两旁、小区绿化带等处处都有市民挖野菜的身影。那么大家热衷于挖的野菜的确健康又营养吗?采挖及食用野菜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对此,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苏丽萍介绍,食用野菜的确有诸多好处,首先因为野菜的风味独特,受到许多人的偏爱;其次,一些野菜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营养丰富,对人体有益。但是,一些易过敏人群食用野菜时要小心谨慎,防止产生过敏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采挖野菜前,要仔细辨别周围的环境。“有些地方的野菜食用起来弊大于利,其中公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和雾霾的污染,可能会导致野菜中含有的重金属超标;食用水渠边的野菜前,也要及时了解周边水质是否存在污染物超标的问题。”苏丽萍告诉记者,采挖野菜前,还要注意区分有毒野菜,防止错认、误食,对人体造成损害。
苏丽萍说,无论是购买回来的野菜还是自己采挖的野菜,食用前最好用流水冲洗30秒以上,然后浸泡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再用开水焯一下或者煮一下食用。另外,如果食用野菜后身体出现不适现象应及时就医。
公园里生长的野菜到底能不能采挖?带着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江苏钟山明镜(宿迁)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暖意,他说,“公园不是自家菜地,公园内生长的野菜本质是供游客欣赏的一种公共资源,而非无主野菜。在公园挖野菜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公园绿地植被,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有关市民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王暖意介绍,从法律角度来说,在水源保护区、防洪大堤上同样禁止采挖野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十八条,防治江河洪水,应当保护、扩大流域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一条,禁止毁林、毁草开垦和采集发菜。禁止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铲草皮、挖树蔸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 (臧子青)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