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隧道首幅地连墙施工顺利 事关江苏这条正线里程最长的高铁
交汇点讯 进入7月份以来,靖江市沿江路与站前路交叉口北施工现场机械轰鸣,重达107吨的钢筋笼在两台履带吊车协同作业下顺利吊放入槽,标志着盐泰锡常宜高铁(简称“盐宜高铁”)长江隧道工程首幅地连墙顺利施工,为后续盾构始发打下坚实基础。
就在两个月前,盐宜高铁07标段首根高压旋喷工艺试验桩,5月8日在泰州正式开钻。这是盐宜高铁全线首个开展实体结构工艺性试验的标段。项目施工团队根据地质条件选用适配喷嘴,通过调速高压泵调整注浆压力等参数,运用电磁流量计实现注浆量动态的精确控制,同时落实安全穿透式管理,全力保障高压旋喷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盐宜高铁长江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北连靖江市,南接江阴市,全长8130米,为单洞双线设计,设计时速250公里,由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管理、中铁十四局承建。盐宜高铁07标段即隧道过江段,全长8130米,隧道采用盾构法穿越长江,盾构段长6710米,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4.3米的复合式泥水平衡盾构机由北向南掘进,穿越长江航道。盾构隧道两端延伸为工作井及明挖段,其中江北工作井长24米,江北明挖段长715米,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该段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敏感建构筑物多,水下掘进风险高,施工难度极大。
地连墙是一种基坑围护结构,通过在地下连续开挖槽段,并浇筑混凝土形成一道连续墙体,用于基坑挡土、防渗、承重、支护。盐宜高铁长江隧道工程地连墙共计266幅,首幅地连墙位于江北盾构机始发井,长50米、厚1.2米,单幅混凝土浇筑量367.2立方米。“我们采用‘双机抬吊’工艺,通过500吨主履带吊与320吨副履带吊双机协同作业,精准完成钢筋笼吊装入槽,同时优化泥浆配比,提升泥浆护壁性能。”中铁十四局盐宜高铁长江隧道项目工程师尹义豪介绍。
自2024年12月进场以来,南京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加强前期策划,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反复论证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基坑开挖、盾构机选型等方案,实行挂图作战、清单式管理,科学统筹进度,严控安全质量,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点堵点。目前,土建施工、盾构机选型设计等工作稳步推进。
作为国家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六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纵向通道,盐宜高铁是江苏省自主投资建设资金规模最大、正线里程最长的高铁项目,新建正线长度311公里,共设10座车站。盐宜高铁是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线路起自徐盐高铁盐城站,经盐城、泰州、无锡、常州、宜兴,接入宁杭高铁宜兴站,全线建成后将形成一条串联鲁东南、苏北、苏中、苏南和浙江沿海地区的快速客运新通道,更好支撑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跨江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靖融宣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