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如何“挑大梁”

2025-07-29 08:08 来源: 供稿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近日,笔者在网上阅读到一篇乡村振兴文章,讲述了大同天镇以特色产业巧妙突破了发展困境,实现了乡村振兴。笔者认为不妨借鉴大同天镇的做法,抓住特色产业,让“特色苗”长成“致富树”。

第一步挖掘乡村的特色优势。立足本土资源,走差异化道路,以避开同质化。可借鉴天镇县聚焦肉兔养殖和制冰的做法,避开产业竞争,立足脚下实际,结合自身资源条件选择发展的产业类型。如甲村为水乡村,水资源丰富,传统渔业效益一般,可转变思路,放弃普通渔业养殖,转而养殖特色水产;乙村为平原村,耕地广阔,但传统种植效益较低。可结合周边城市的消费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改种高附加值蔬菜,如有机生菜、红叶甜菜、秋葵等。这样挖掘出乡村特色优势,形成乡村特色产业,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步使效益转化。实现从“产业发展”到“多方共赢”,天镇县的成功是“多方共赢”的鲜明案例。天镇县肉兔养殖产业与村民进行合作,据统计,该产业达产后年出栏肉兔300万只,带动就业2000余人,户均增收2万元。可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由主体负责技术方面,农民专注生产,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多方共赢”的方式可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外出务工人员减少,助力乡村劳动力留存,提高了乡村生产活力,同时也切实改善了乡村民生。

第三步延伸产业链。不止停留在初级产品,延伸产业链(如养殖→加工→销售),进而通过标准化的加工与优质化的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使特色产业从“短期收益”一步步走向“长效发展”。以水乡村为例。可开发虾酱、鱼罐头等深加工产品,结合文旅项目,使“一只虾”“一条鱼”产生多重收益,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天镇县的成功经验证明,找准特色、深耕产业,才能真正让乡村走上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特色是关键。从挖掘本土优势避开同质化,到推动效益转化实现多方共赢,再到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每一步都离不开对 “特色” 的深耕。唯有如此,才能让特色产业持续焕发活力,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顶梁柱”,让更多乡村收获长久的发展与繁荣。(吕紫藤)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