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让人才成长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2025-10-15 08:36 来源: 供稿 编辑:菜菜 浏览量:0

“00后”为传统手工编织包注入现代田园美学,夺下单品销量冠军;青年创客将闲置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体验项目,开辟村民增收新渠道……在天津市西青区,1500余名高校师生化身带货主播、乡村设计师、文旅推荐官,涌进西青的乡间田野。

乡村发展,关键在人。如何让乡土人才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是作为乡村振兴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西青区以党建引领推进校地合作,引导青年人才入乡,通过开展“来西青·创青‘村’”主题活动,构建起“组织搭台、多维赋能、内生驱动”的乡村发展模式,实现人才成长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揽人才入村,以聚“才”之力,聚集“财”富,蓄好人才之“水”,养好发展之“鱼”,让乡村成为青年入乡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助力乡村振兴。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现代化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需要更多的乡土人才来驾驭和参加管理。西青区委组织部牵头联动各涉农街镇,对全区133个行政村进行摸排,把脉基层治理与发展需求,梳理出需求清单,公开“发榜招贤”。优化乡村人才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号召更多的青年争做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生力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乡村焕发新气象。

农村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受多种因素制约,乡土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很多地区把用人的重心放在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上,注重外来人才的引进,而对本地能人、乡土人才不够重视,既挫伤乡土人才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以党建引领校地共建,让青年入乡创青“村”,无论是挖掘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扶持专业人才,都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理解起来不难,但操作起来却不容易。推出“青创先锋、青云助农、青村实训、青润乡土”四大工程,不仅吸引优质项目人才落户,还开展专题培训、资源对接、技能比赛等活动。设立“青乡人”身份IP,依据参与效果赋予不同角色,叠加“人才强区十五条”“青英人才服务卡”等,给予专项启动资金等多方面政策。用“真心”“真情”,让更多的人才深感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一样有机会,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乡村振兴的价值追求。

揽人才入村,让人才成长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积极营造好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强化培养人才的主体意识,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真正让人才工程发挥实效,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让田野升腾新希望。(鱼予)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