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讯快评|以青春之我筑基层奋斗之路
国家发展离不开基层,基层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青年是激活基层这片土地的“源头活水”。当代青年需以青春之力扎根基层,以奋斗之姿深耕一线,这不仅是青年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更是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担当。
基层是青年成长最好的“磨刀石”,可褪去稚气,淬炼筋骨。“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基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恰恰能帮助青年补齐能力短板。倘若青年始终蜷缩在“温室”之中,避开基层的风吹雨淋,便难以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层内涵,更无法练就解决复杂问题的真本领。基层的每一次矛盾调解、每一次政策宣讲、每一次产业帮扶,都是对青年意志的磨砺、能力的锻造,让青春在基层中慢慢沉淀。
奋斗是青年扎根基层最亮的“底色”,付出汗水能收获民心。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守,而奋斗正是能将这份琐碎转化为价值的关键。“扁担校长”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一干就是20余年。学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他就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不仅仅只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生活方面的“小管家”,能缝能补能做饭。就这样,在张玉滚的执着坚守下,一批批学生走出大山,也让乡亲们相信用知识能改变命运。他扎根基层,用自己的青春引领着大山孩子们不断向前。青年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希望,群众的每一句认可、每一张笑脸,都是青春最动人的勋章。
青年与基层的双向奔赴,终将汇聚成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基层的稳固,而基层的活力离不开青年的参与。从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青年干部扎根乡村;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越来越多“新农人”带着技术与理念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再到基层一线,青年志愿者们用耐心与细心,化解邻里矛盾、服务群众。这些青年的选择,不仅让个人的青春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更让基层成为创新发展的沃土。当无数青年的投身于基层的广阔天地时,便会让基层这片沃土开出更美丽的花。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新时代的青年,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主动走进基层、扎根基层。以青春之我,筑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奋斗之路。(蒋菡)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