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人口净增80万!南京江北新区究竟有何吸引力?
南京江北新区究竟有何吸引力?
(通讯员 王彤 记者 刘伟娟 鹿伟)5年人口净增80万!数字的背后,不仅仅是人们“用脚投票”,更加凸显的是城市释放出的勃勃生机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滨江大道 南京江北新区公建中心供图
2020年,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5周年。一个个地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殊荣,见证了南京新主城的发展,令人不禁感慨:大江北变化真快!在感慨的同时,一组数据值得关注:5年人口净增80万,集聚诺奖得主2名,高层次人才超过2000人,留学双创人才5000余人。许多人不禁想问:在全国各地纷纷打响“人才争夺战”的时候,江北新区凭什么能抢占先机,吸引人、留住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创新创业的沃土,集聚留学“双创”人才5000余人
坐落于研创园内的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半导体产品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公司。长晶科技落户江北新区仅一年多,就已经见证了这里的飞速变化。“落户时,新建的大厦还空荡荡的,如今企业几乎入驻满了。”公司副总经理陈益忠坦言,新区的产业布局、人才集聚以及政府的政策和服务扶持,助力长晶科技等高科技企业加速腾飞。
南京腾辰生物创始人、留德海归博士杨蓉西直言:“我们在落地江北新区之前,已经考察过全国很多园区,南京药谷载体专业、服务到位、创业环境优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眼下,江北新区正在打造“两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同时,江北新区正面临着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国家级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迭加”的优势。
“良禽择木而栖。”这么多利好加持,江北新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逐梦沃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北新区获批五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000亿,一般公共预算净增100亿,人口净增80万,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领跑全省全市。新区成功引进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等一大批全球顶尖创新资源。集聚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高层次人才超过2000人,留学“双创”人才5000余人,引进培育科技顶尖专家、创新型企业家及高层次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5条过江通道建设有序推进,道路沿途风景如画
吸引人还要留住人,这离不开让人后顾无忧的“软环境”。
有句老话叫“隔江如隔山”,说的就是交通不便利。起初,定居江北新区的王小亮也这么认为,但随着新区不断修建新路、打通一批断头路、进行综合整治环境等,出行不便早已成为过去式。

△滨江大道 南京江北新区公建中心供图
王小亮常常开车在江北新区兜风。“我最喜欢走的就是滨江大道,路很宽敞,沿途风景清丽。”王小亮称,滨江大道上,一边是长江,一边是江北新区的青龙绿带。找个位置停下来,不仅能享受江风拂面,还能徜徉绿色氧吧。
与滨江大道差不多平行的是横江大道。今年5月1日,横江大道七里河大街至城南河路段全长4.1公里正式通车。这标志着横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居民将迎来江北新区改造的第二条快速化通道。
5年,江北新区交通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2018年3月启动江北大道“C”字型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19年3月开工建设雍庄立交景观提升工程……如今,百姓家门口的道路,不仅更平坦更宽敞,还呈现出“四季有景、三季开花”的景观效果。

△南京长江五桥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值得欣喜的是,江北新区综合交通体系初步显现,长江五桥、建宁西路等5条过江通道建设有序推进,桥北微循环工程全面完工,一批断头路顺利打通。未来,江北新区将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
不用东奔西跑,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今年35岁的张先生在江北新区生活了5年多。这里的每一个变化,他都看在眼里。起初,他还想着有机会搬回城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安心定居新区。“我女儿是2016年出生的,那会儿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每次在小区里溜娃儿,看到好多同龄的孩子,就为女儿今后上幼儿园担忧。”后来了解到,小区周围幼儿园很多,光公办的就有4个,女儿家门口上幼儿园妥妥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5年来,江北新区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教育建设项目56个,总投资预计107亿元,仅2019年就有19个教育建设工程竣工。

△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 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供图
不仅如此,新区还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克服疫情影响,新区首家国际化学校——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将于今秋开学。在距离托马斯学校八九公里处,另一所国际化学校——位于江北新区研创园内的金地文法学校也将建成,小学、初中学部也将于今秋开学。

△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 南京托马斯实验学校供图
这些利好消息,张先生也在第一时间获悉。“等我女儿上到小学,新区的好学校就更多了。”
值得期待的是,未来5年,江北新区将规划建设或支持开办国际化学校不少于4所;将在自贸区南京片区筹建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设立若干海外教育基地。
三甲医院纷纷落户,看病、养老不用愁
家门口的大医院越来越多,居民看病挂号不用愁,同时还吸引了很多人来新区养老。家住江北新区旭日上城小区的王女士就是其一。
王女士今年60多岁:“当初买房子的时候,首付款不多,就选在了江北。”定居江北之后,本来还计划有机会再去江南换房。然而,没过多久,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了。又没过多久,小区东侧的空地上,“轰隆隆”地施工起来。一听说是建医院,还是三级综合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王女士便有了另一番打算。她说:“不换房了,就住这儿养老了,靠医院近,多方便啊。”王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小区里好多老人都这么打算的。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刘伟娟 摄
其实不止如此。在医疗健康方面,江北新区一直聚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医疗中心,先后引进中大、鼓楼、国际眼科、红瑞糖尿病中心等一批优质医疗和专科资源。江北新区还制定并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年提升计划,创建省级社区医院1家,建成省、市级基层特色科室14个。这对家住江北新区的患者来说,不仅能实现看病不过江,而且在家门口还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未来5年,江北新区将促进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和有效利用,形成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格局。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