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柚与85种药物“相冲”!赶紧告诉这些朋友
最近,“西柚和近百种药物相冲”上了热搜。
很多人一边吃药,一边剥着柚子,开始犯难:
“我到底还能不能吃柚子?”
“我手里这个,是不是西柚?”
“这些柚子,看起来都差不多,都会影响药效吗?”
西柚 ≠ 柚子!
冬季一到,柚子家族“满员”上市:沙田柚、蜜柚、文旦柚、青柚……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柚子≠西柚,它们不是同一种水果!
柚子(左)VS 西柚(右)
柚子是我们最熟悉的传统大柚子(通常比西柚大),从植物分类上看,属于芸香目芸香科柑橘属的柚(Citrus maxima),分布范围很广,从长江以南一直到东南亚都有栽培,品种丰富,自然杂交种也不少,加起来已有100余个品种品系。
柚子形状多样,多为梨形或葫芦形,底部略平坦。果皮较厚,一般为淡黄色或黄绿色。果肉大且饱满,白色果肉较为常见,也有粉红或鲜红色等,味道偏甜。常见的沙田柚、文旦柚、蜜柚、青柚,都属于这一类“正统柚子”。
西柚,又称葡萄柚,并不是我们平时俗称的“柚子”,它是芸香科柑橘属的葡萄柚(Citrus x paradisi),是柚子和甜橙的自然杂交产物。
西柚形状多为椭圆形或圆形,个头比橙子稍大一点。果皮较薄,成熟时一般呈不均匀的橙色或红色。常见果肉为红色,也有白色。西柚味偏酸,还可能兼有苦味及麻舌味。
西柚约于1750年首先发现于南美巴巴多斯岛,1940年前后引入我国。因为引进时间不长,目前我国栽培的葡萄柚数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且品种有限,以Marsh(马叙葡萄柚)、Duncan(邓肯葡萄柚)、Thompson(汤姆逊葡萄柚)3个品种为主。
西柚 VS 柚子 快速对比表
为什么西柚会和药物相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药物进入体内会发生什么。
当一个药丸进入体内,它会遇到两大“关卡”:
关卡 1:药物改造大师(主要为CYP3A4 酶)——改造药物让它成为有作用的成分;把结构复杂的药物“大卸八块”,让它更易溶于水,方便肾脏排出。
关卡 2:药物排出的门卫(P-gp 转运蛋白)——负责拦住没有被改造的药物,让它重新进入肠道;把多余的药物经粪便排出去,避免在体内堆积。
但西柚里有一种天然成分:呋喃香豆素,它会打晕改造大师(抑制CYP3A4)和门卫(抑制P-gp),导致关卡失灵。
结果应该被“加工”及“排掉”的药物突然不能正常流动了:
→ 药物血浓度升高
→ 药效被“放大”
→ 甚至出现副作用
不是说药“失效”了,而是药物累积过多,反而升高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因此在服药期间食用西柚会存在潜在风险:
西柚汁可能导致药物血药浓度显著升高,引发药效增强或毒性反应。例如:特非那定可引起QT间期延长和致命性心律失常;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
而且西柚汁不仅对CYP3A4有抑制,还对其他P450酶有影响,比如:CYP1A2.CYP2C9.CYP2D6.也有部分药物通过这些酶来代谢,所以就有了“近百种”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由于服用西柚汁会
与西柚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预测风险
↓↓↓
预测相互作用风险:基于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并结合药物固有口服生物利用度(用于确定系统药物浓度可能增加的程度)进行调整。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人,建议对风险为极高或高的药物禁忌使用西柚或其他柑橘类水果,或在有可用替代药物时使用建议的无相互作用替代药物
不同品种、不同品牌、不同批次的西柚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西柚不同部位(果皮和果肉含佛手柑素含量高、果囊皮和果核含量较少)、西柚汁和有果肉的西柚汁所含的呋喃香豆素含量也有所不同。
也有研究表明,经过高温处理(如热灌装)或长期在常温储存的柚子汁,其强效成分(如6’,7’-二羟基佛手柑素)会降解,药物相互作用潜力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安全饮用,只是风险相对新鲜冷藏果汁要小。
怎么做能减少严重的不良反应?
有人会问,那西柚有影响,其他柚子会有吗?
前面提到柚子属于柑橘科,现在市场上的橘子、柚子、橙子好多都有杂交成分,如果实在分不清,建议尽量少吃。
曾经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患者都是连续(1周至2个月不等)且大量(每日1-2L甚至更多)服用新鲜西柚或西柚汁导致的。因此,我们不该谈“西柚”色变。
既然已经知晓了西柚会对这些药物产生影响,那我们在服药期间,就尽量避免,但如果不小心吃了几口,也不用过于担心。
对大多数正在规律服药的人来说,更稳妥的做法是:
先看说明书
在“注意事项”或“药物相互作用”一栏,留意是否标明“避免与西柚/葡萄柚同服”,还有些药物说明书也标注了西柚汁的服用上限。
不确定就问
直接咨询医生或药师,确认自己用的药是不是属于“需要避开西柚”的那一类。
服药期间不贪吃西柚
准确的说,任何食物都不可过分摄入,切不可为了补充维生素,拿果汁当水喝。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