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近8亿人的肾脏,正在“沉默”地衰竭!这12个伤肾习惯,不少人都有

2025-11-28 08:39 来源: 腾讯网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肾脏,这个人体中“任劳任怨”的器官,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过滤废物、调节平衡,即便功能受损,也常常“一声不吭”。

然而,《柳叶刀》最新研究发出警报:全球已有近8亿人的肾脏,正一步步走向衰竭。

从熬夜到憋尿,从重口味到乱吃药……那些看似平常的习惯,正在悄悄成为肾脏衰竭的“加速器”。

30年间,肾病患者增加超一倍

2025年11月,《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慢性肾脏病负担激增,近30年来负担翻倍,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3.78亿增加到2023年的7.88亿。①

该研究进一步指出,在2023年:

·2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性肾脏病患者达7.88亿,较1990年显著上升;

·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4.2%,比1990年增长了3.5%;

·慢性肾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约148万,死亡率较1990年上升6.1%;

·大多数患者处于疾病早期(1-3期),1至3期合并患病率为13.9%。

这12个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肾

尽管多数患者处于早期阶段,肾病的进展却常常很隐匿,不少人直到尿毒症才察觉异常。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秦岩指出,慢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这与肾脏结构及其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②

然而,“没有症状”不等于“没有风险”。以下12个生活习惯,可能正是不知不觉中加速肾功能恶化的“推手”。

1. 熬夜

相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那些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蛋白尿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2. 抽烟

吸烟者肾功能下降速度较非吸烟者要快。而每周处于二手烟环境3天以上的人,肾病发生率也会显著提高。

3. 憋尿

在憋尿的情况下,尿液没有第一时间排出,有害物质可能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对肾脏造成进一步伤害。

4. 只吃素

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肾功能完全正常时,并不需要非常严格地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长时间可加重病情。

5. 总吃肉

常吃红肉和加工肉会增加普通人患慢性肾脏病风险,同时会增加全因死亡、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可能。荤素搭配才是王道。

6. 爱喝汤

经常喝嘌呤过高的老火汤,会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积,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导致痛风,也会损害肾脏。

7. 重口味

对于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如果摄入高盐饮食,势必会加重浮肿,导致血压难以控制,进而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8. 吃太饱

吃得太饱不但会伤害消化系统,也会伤害泌尿系统,因为太多非蛋白氮会从肾脏排出,从而加重肾脏负担。

9. 喝水少

不喝水或喝水太少,身体长期缺水,会使血液与尿液长期处于高度“浓缩”状态,从而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尿路有害物质不易排出而伤肾。

10. 不运动

肾病患者不能剧烈运动,但这不代表天天在家懒着不动。绝大多数肾病患者,都适宜做低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11. 乱吃保健品

有些保健品会有副作用,对人的肝、肾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已经有肾病的患者,其肾脏功能本就有所下降,乱吃保健品相当于火上浇油。

12. 感冒和感染

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肾脏过滤蛋白增多。而在治疗感冒时,使用的药物也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增加肾脏负担。③

肾病虽隐匿

身体也给过5次“提醒”

尽管肾病起病隐匿,但身体仍会发出一些信号。慢性肾病可分为1-5期,其中在1-2期,通过积极干预(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治疗相应疾病),肾病的进展有望被延缓、停止甚至逆转。④

第1次提醒:尿液异常

肾功能正常,但尿液异常。尿液中出现血液或蛋白质。

第2次提醒:尿蛋白、尿潜血

仍然没有明显的症状,尿液中可有蛋白阳性、尿潜血阳性或尿pH值大于8.

第3次提醒:乏力、泡沫尿

有些人开始出现乏力、肿胀、腰部酸困不适、泡沫尿、血尿、贫血等。

第4次提醒:手脚肿、尿量少

严重肾功能不全,手脚肿、尿量少、乏力、食欲不振、钙磷钾等电解质出现异常,高血压、贫血等。

第5次提醒:尿毒症

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既然肾病早期可能没有表现,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肾病呢?定期体检是关键,建议关注以下3项检查:

1. 尿常规:如果结果有异常,及时就医。

2. 血肌酐:如果出现异常升高,需及时就医。即使在正常范围,如果动态持续升高,也需要关注。

3. 肾B超:关注肾脏结构变化,由医生判断病情。⑤

原文地址:https://news.qq.com/rain/a/20251127A06AUJ00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