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广西全部脱贫摘帽”奋斗铸就幸福

2020-11-24 16:25 来源: 编辑:供稿 浏览量:0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20日批准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广西54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广西早部署、早谋划,落实挂牌督战要求,坚持督战一体、以战为主,采取超常规政策措施,成功攻克最后贫困堡垒。(11月21日,中国网)

在兑现全面脱贫奔康承诺之际,本月20日,广西批准最后8个县脱贫摘帽,至此全区54个贫困县全部如期实现精准退出,宣告了千百年来的贫困历史已全面结束,成为全区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从报道来看,经过7年来的精心帮扶,该区的路电网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大变样,扶贫产业日趋发展壮大,农村教育事业普遍提高,广西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行学生营养餐,不少山区群众搬出“穷窝”住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在广西一些地方石漠化严重、大山深处条件极差、脱贫攻坚帮扶难度极大等不利情况下,能够取得54个贫困县全退出的成绩极其不易,全区上下的付出、努力、代价可以想象。

全部脱贫摘帽,是尽锐出战的结果。该区五级书记抓扶贫,尽遣精锐作为第一书记到村挂职,各级干部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一个一个地将贫困村摘帽,他们在一线创业,在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们中涌现出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一大批扶贫精锐,引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安兰村是国家挂牌督战的深度贫困村,截至2019年底,还有133户774人未脱贫。在刘振宇带领下,安兰村今年59户危房改造项目均已竣工,81个家庭水柜和5个集中供水工程投入使用,新建屯级道路8条共9.5公里,帮助该村已脱贫摘帽。为了啃下最后8个集中分布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中之贫的“硬骨头”,今年初,该区安排56个区直单位定点帮扶8个县,从8个县所在市“三保障”部门选派精干力量共同作战,引入社会帮扶,协调广东选派67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8个县,以‘百米冲刺’状态全力攻坚,全力帮助8个深度贫困县和国家挂牌督战县如期成功出列。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想不脱贫都难反过来说,如果不是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下了这么的力气,要脱贫那真的很难。广西全部脱贫摘帽,没有别的诀窍,靠的是奋斗。

全部脱贫摘帽,是抓产业就业的结果。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民群众要稳定增收,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优良的利益链接机制、应对市场挑战的能力、核心科技、一群健康的劳动者、有效的资金投入等要素,广西大力改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告别没有公路的历史,筑实发展硬件基础,改善了营商环境,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原则发展特色产业,惠及数百万脱贫人口,采取“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公司”运行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贫困户全部分红受益,对种养殖、制药加工带动型龙头企业,发放产业奖补资金,提高企业产业升级能力和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并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推动建档立卡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全部脱贫摘帽,是树立信心的结果。《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态度的改变是最大的改变。脱贫攻坚要主“攻”的是什么,除了经济收入、硬件环境、居住条件、学习就医等必须改善之外,还要“攻”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好逸恶劳的态度、一夜暴富的心态、复杂的治安环境,达到建档立卡群众特别自强不息、群众人心特别思进、发展势头特别迅猛、社会风气特别和顺的状态,这是脱贫攻坚更是基层治理必须得到的效果,广西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自信心增强,心态逐渐端正,民风稳步好转,感恩之心越来越强,社会治安越来越好,群众被骗入传销的越来越少,部分建档立卡群众脱贫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主动申请入党,这种感人的场景在广西随处可见,从侧面也彰显了群众对未来生活充满无比坚定信心。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睡梦里……”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是靠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来的,条件艰苦的广西能够实现54个贫困村全面脱贫摘帽,人民群众全面步入幸福小康生活,全区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接续奋斗是第一位的要素。对该区来说,脱贫攻坚暂告段落,未来,该区“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监督管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做好脱贫质效巩固,为全区群众带来更加稳稳的幸福。(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