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建引领特色农业的培育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些地区的特色农业还处在探索起步期,有着巨大的潜力,要在党委全面领导下,加快特色农业的培育发展。
要加强适合本地区培育的特色农业调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各地区因气候、阳光、土壤和水等自然因素不同,适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也不一样。在党建引领下,通过请农业研究所专家、高校农业教授等实地调研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摸清适合本地区培育的特色农业项目。
要建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要高标准规划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可以学习借鉴中国十大农业农村产品品牌的成功经验,提升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该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可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参与、科研院所合作、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园区为基地、群众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助推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发展。
要加强特色农业人才培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通过政策吸引、党校培训、技术操作讲解等,吸引高校毕业生、新产业工人、退役军人、退休干部教师等投入到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发展,培训大量的本地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群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三台县北坝镇人民政府 何乐)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十五五”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四五”的稳健前行到“十五五”的全新启航,时代赋予青年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当以青春之名,在“十五五”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怀理想之志,铸就信念“定盘星”。理想信念是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无数青年党员干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书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步入“十五五”,前
 - 以青春之笔,绘就“十五五”壮美画卷
 - 让奋斗成为年轻干部最亮的底色
 -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