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争做岗位“主理人”
“主理人”这一概念源于日语,在现代商业与创意产业中,通常指品牌、项目或团队的核心负责人与灵魂人物。其职责不仅涵盖管理与运营,更关键的是主导理念构建、创意生成与风格塑造。将这一概念引入干部队伍建设,旨在激励年轻干部以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履职尽责。
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各个岗位上表现突出,特别是在各省市地区的文旅宣传等领域,展现出富有活力的创意与高效务实的执行力。通过运用新颖活泼的图文视频形式,把握传播规律,年轻干部推动宣传文化工作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形成广泛影响力,将宣传效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年轻干部在组织系统各个岗位上广泛分布,应把握时代机遇,充分发挥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敢于尝试等优势,积极争做本职岗位的“主理人”。
争做“主理人”,必须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为根基。年轻干部初到岗位,往往怀揣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抱负,但空有理想难以成事。即便创意丰富、想法新颖,若缺乏坚实的业务能力支撑,则难以持续有效地推进工作。唯有沉心静气、勤学苦练,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才能敏锐识别机遇、切实把握机遇。否则,即便机遇来临也难以抓住,甚至在面对困难时因能力不足而受挫,徒留“壮志未酬”的遗憾。
争做“主理人”,离不开组织的制度保障与正向激励。“主理人”以新理念、新风格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往往意味着对既有模式和传统思维的革新。此类探索能否成功、能否被广泛接受,存在不确定性,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担当。一方面,组织应把好原则关,指导年轻干部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其指明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不做不错、少做少错”的消极观念,通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保驾护航,消除其后顾之忧,激励他们在干事创业中轻装上阵、奋勇前行。
争做“主理人”,归根结底要以真诚服务为价值底色。工作的创新与突破绝非形式主义的“作秀”,也不能是为创新而创新的“噱头”,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群众体验。正如近期广受关注的“鸡排哥”案例所示,其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长期真诚待客、维护顾客权益的必然结果。“真诚能打破铜墙铁壁,能抵御千军万马”,年轻干部无论在何种岗位,都应秉持真诚态度,将服务群众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的满意与认可。
作者姓名:刘亭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