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高铁车厢变非遗秀场,绿水青山里品出乡愁滋味

2020-10-07 22:11 来源: 编辑:现代快报 浏览量:0

国庆长假进入尾声,出门浪的心思却丝毫没减少。10 月 7 日,在商合杭高铁直播间里,车厢游客和线上百万网友齐打卡,继续畅游祖国大好河山。10 月 1 日至 8 日,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推出 " 坐着高铁看中国 · 八天八线八大高铁直播间 " 大型融媒体行动。进入长假第七天,来自武汉的列车长、安吉鄣吴竹编手工技艺传承人、莫干山民宿创业达人依次登场,在绿水青山间品味乡愁。返程路上,家乡的美味必不可少。现场,不少乘客通过直播镜头,晒出了来自家乡的 " 妈妈的味道 ",带着爱意返程,心里也特别暖。

高铁车厢变秀场!

80 后非遗传承人带着竹编包包走进直播间

下午 1 点,G584 次高铁车厢里,直播间变身小型秀场。豆腐包,水桶包,还有今年流行的时尚 icon 腋下包,一字排开。这些媲美大牌的时尚单品,都是竹编而成的,吸引了不少乘客的围观。

窗外,高铁正在向一座小城飞驰而去——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这里因竹海而闻名海内外,绿水青山的自然馈赠也给当地的能工巧匠们带来了 " 金饭碗 "。

今年 37 岁的王蓉,既是安吉鄣吴竹编手工技艺传承人,同时也是湖州市鄣吴竹编非遗项目的带头人。从 2004 年决定从城市回到安吉老家时起,王蓉就一直与竹编制品打交道。她制作的竹编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在海外也很受欢迎。

" 安吉盛产竹子,这里的竹扇、竹编都很出名。竹编其实并不难,但很考验耐心。很多年轻人对竹编很感兴趣,但真正能静下心来学习的却很少。" 别看竹编包小巧玲珑的,但做起来却十分费功夫:砍竹、选竹、破篾、剖丝、打磨、抛光、编织、收口 …… 一个工艺复杂的包做下来,可能要耗费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王蓉刚开始接手做竹编包时,竹编包在国内还很小众,大部分都是茶艺店主下单购买。2010 年前后,王蓉萌发了将传统竹编和时尚元素结合的想法,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做一些更适用于日常生活场景的时尚通勤包,效果果然不错。

王蓉还告诉记者,2017 年在黄山举办的世界小姐总决赛启幕活动中,世界小姐的参赛选手们就背上了她做的竹编包,感受中华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把安吉竹编推上了世界的舞台。这次高铁直播,王蓉还特别为网友带来了 5 款时尚包包,邀请高铁乘务员现场走秀。

" 安吉是一个山美水美,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随着商合杭高铁的开通,我们安吉也有了自己的高铁站,大家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欢迎大家来安吉作客!" 王蓉说。

目的地——莫干山

画速写,网红民宿老板高铁上晒乡愁

竹林间的无边泳池,白云下的公主同款城堡,寥寥几笔,网红民宿跃然纸上。直播间里,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姚荪芳画起了速写,画中的梦幻民宿就是她的家。

" 欢迎大家来莫干山做客。" 直播间里,这位活泼可爱的 90 后女孩姚荪芳向网友们发出邀请。在莫干山脚下的高峰村,有一幢公主般梦幻的城堡。两年前,这是姚荪芳离开杭州,回到老家,亲手打造了这个民宿。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她对于审美很有追求。无边泳池、粉黛乱子草、大片翠绿草坪 …… 随手一拍就是网红同款。

在直播间,谈起回乡创业的初衷,这位 90 后女孩很动情。"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那里有太多关于童年的回忆。" 姚荪芳说,现在 83 岁的奶奶还住在老家,老爸也希望在退休后回老家养老。于是,她就亲自动手将家乡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网红打卡地。

在这趟开往绿水青山的高铁上,不少乘客有着同样的目的地——莫干山。在山间的民宿中住上一晚,享受最后的悠闲假期。" 莫干山不仅有民宿,还有很多地道美食。我带了莫干山特产的笋干,还有自家红薯干给大家尝尝。" 高铁车厢里,说起家乡生活的点滴,莫干山民宿行业协会副会长沈蒋荣就停不下来。镜头前,他一边吃笋干,镜头外的直播评论区,网友们更是被馋得直流口水。

位于莫干山山腰的仙潭村,同样是网红民宿聚集地。这里的第一个爆款民宿品牌 " 莫梵 " 就是 70 后沈蒋荣一手打造出来的。他 19 岁离开老家去县城打拼,开过理发店和餐馆。2014 年,因为绿水青山的秀美风景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他选择回到仙潭村。" 绿水青山就是吸引我回乡开民宿最大的理由。"

没想到,自己的民宿火了以后,带动了很多青年返乡。小小的仙潭村从之前的几家农家乐,发展到现在 150 多家民宿。而经营这些的 80% 都是返乡青年。为了帮助更多的返乡青年,2018 年,仙潭村成立了返乡创业协会,这也是全国首个村级返乡创业协会。沈蒋荣被推选为会长,协会帮助民宿业主培训管家、阿姨 , 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打造仙潭村民宿品牌,目前已经有 89 位会员了。

如今,除了民宿老板,沈蒋荣还多了一个身份——仙潭村党总支书记。对于未来,他想得更远," 我们村不光有民宿,还有很多餐厅、奶茶店、陶艺馆,还把农场、茶厂和旅游业态结合起来。还有很多年轻人想回来创业怎么办,我们要打造双创平台,手把手教他们创业,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现场互动:

返程开启,高铁行李架飘出 " 妈妈的味道 "

国庆长假进入第七天,返程大幕也已开启。在高铁上,有人抓住假期的尾巴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人带着爸爸妈妈给准备的家乡美味,正元气满满地开启返程。

在合肥南站,家住安徽淮北的赵大同和爱人拎着大包小包,正准备换乘高铁前往浙江宁波。说起家乡的美味,赵大同合不拢嘴。" 我儿子 10 月 4 日结婚,这带的喜糖,回去给工友们沾沾喜气。老母亲今年 89 岁了,这些是她特意让我们带在路上吃的,有苹果、石榴,足足有 10 斤沉。" 一边介绍,他边快速扒拉开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向记者展示从家乡带回的美味。

" 今年国庆长假过得很高兴,就像过年似的,不仅是家里遇到喜事,还将春节落下的遗憾都弥补回来了。" 赵大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春节由于疫情耽搁了没能回家,心里一直很愧疚。" 这次回家和老人一起在家里过了半个月,老人非常高兴,走时也非常恋恋不舍。" 说着,他指着行李中大石榴开心地说," 石榴是我们淮北的特产,这次家里结得特别多,走时老母亲特意让我带上。"

来自湖北的李艳琴夫妇,带着一岁半的孩子从老家荆州出发,坐上了返程列车。随身携带的,还有满满一桶辣椒酱。李艳琴告诉记者,这桶辣椒酱,是自己的婆婆花了两天时间亲自制作的。" 我和我老公都是湖北人,湖北人都爱吃辣嘛,婆婆就特意给我们做了两大桶带回去吃。看到的时候我都惊呆了!但实在太重了,我们只拎回来一桶。这都够我们吃上大半年呢!" 原来,李艳琴和老公都在宁波工作,今年春节,由于疫情原因,夫妻俩都没能回家过年,这次趁着双节长假的机会,特意带着孩子回老家看看。

" 就当补过春节了。" 李艳琴告诉记者,这次回家不仅有着 " 妈妈的味道 ",还有来自公公浓浓的爱。" 我们在家这几天天天吃大餐。炒豆皮、 甲鱼、鳝鱼、藕夹,公公婆婆每天换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 藕夹是湖北的特色菜,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做肉泥、切藕片,还要过两次油才行。" 为了做藕夹,公公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了,一直备菜到中午。" 李艳琴说。

这个国庆长假,武汉客运段 G584 次列车长汤帅值了 4 天班,从客流上来看,也比以往多。他注意到很多旅客都是今年第一次出远门,欢声笑语也比以往多。 汤帅说,从武汉开出的列车今年 4 月起陆续恢复运行,他们也是第一时间上岗。" 从最初寥寥无几的乘客,到今年国庆的大客流,我见证了整个过程,虽然一直在忙碌,但心里很开心,也在此感谢全国各地人民在困难时刻支持武汉。"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