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江苏PM2.5浓度同比改善20.4%
(通讯员 苏小环 记者 徐红艳)刚刚跨入1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质量目标攻坚“百日会战”只剩下60天。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目前百日攻坚已取得初步成效,大气、水质同比均有不少提升,但仍有硬骨头要啃。为此,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召开的环境质量会商视频会议上,厅领导、各业务处室、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视频会商,各方分析研判,提出并共商解决对策,巩固环境质量改善成果。
10月,全省大气、水质同比均有改善
研判、通报、对策措施、意见建议……今年1月以来,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定期环境质量会商机制。 “从9月份面临的环境质量巨大压力,到如今百日攻坚行动见到成效,更加坚定了攻坚的信心。”此次环境质量视频会商会上,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开门见山。
百日攻坚行动初见成效,数据是最好的证明:10月以来,全省PM2.5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0.4%;优良天数比率为95.9%,同比改善7.2个百分点。10月国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根据国家发布的初审数据,10月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为79.8%,同比改善11.5个百分点,环比改善 26.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20个重点保障断面累计水质普遍提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以来,在经历了一次沙尘污染过程的情况下,PM2.5浓度以及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改善幅度仍然是增加的。
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周密细致的攻坚部署,一系列战法打法在百日攻坚的战场上卓有成效:实施通报、约见、约谈、限批、曝光等组合拳,持续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责任;将30个大气国控站点、20个国考水质断面以及相应的点位长、断面长履职情况作为攻坚重点,做到任务到点,责任到人;一一编制环境空气质量及水质断面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建立并完善“两日一报告、一周一汇报、两周一通报”的工作制度……
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仍需重点关注
成绩之下仍有隐忧。通报显示,10月以来,徐州市PM2.5浓度全省最高,改善幅度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扬州市PM2.5浓度为沿江地区最高,是唯一同比升高城市。无锡市国考断面优Ⅲ比例为全省最低,大幅低于全省平均,同比未有改善;徐州市国考断面单月优Ⅲ比例全省倒数第二,水质同比不升反降;宿迁市今年以来优Ⅲ比例全省最低,且为全省唯一优Ⅲ比例同比下降的设区市。
尽管百日攻坚行动初见成效,但此次环境质量视频会商会上通报的一些问题仍令人警醒。“强化扬尘污染管控,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微环境整治,做好大气污染过程应对工作。”对此,有关单位在认真查找原因的同时,也汇报了具体的针对性措施。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会议对百日攻坚行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毫不遮掩。“有的老问题重复得多,新问题发现得少;有的地方工作单打一,与相关部门联动不够,缺乏合力和声势。”“是不是快速预警,是不是好于周边,是不是还有空间。”对问题的反思也引起与会人员共鸣。
坚定信心继续攻坚。会议提出,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冲刺60天。
对于冲刺工作,会议提出多项要求,包括针对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要形成专门的解决方案,争取把末端治理工作做到极致。对于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的情形,要严格问责,确保整治措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对接各条线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环境工作顺利开展,等等。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