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三) || 特大城市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文/白睿田
这段时间注定无眠,“大考”仍在继续。
7月20日22点59分,南京发布通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9例呈阳性。
7月21日开始,“南京发布”和各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接连发布《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号)》、《江宁区关于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关于我市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关于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第2号)》、《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的通告(第3号)》、《关于做好经禄口机场返宁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第4号)》、《关于开展第二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第5号)》、《关于进一步强化小区(自然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关于进一步严格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6号)》、《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围合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通告(第7号)》等等,每一条通告都扣人心弦,每一句话都吹响号角。

我们不会忘记,全省60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南京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医护人员奔赴抗击疫情一线的动人画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发疫情,我们从容应对,“江苏情怀”、“南京速度”、“南京温度”、“南京力量”被时常提起。在省卫生健康委的组织协调下,在宁委直省管医院、省内各设区市迅速集结精兵强将,第一时间赶赴南京支援全人群核酸检测和医疗救治工作。他们中很多人是共产党员,不少人有着湖北抗疫以及在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经历,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与此同时,为支援江宁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省市医疗机构抽调了450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江宁区的采样工作。从城区到街道,从白天到黑夜,江宁区551个核酸检测点秩序井然,1天内完成超200万人核酸采样。在众多图片新闻中,一张被汗水泡皱发白的双手照片吸引笔者注意,照片的主人是江宁区江宁街道陆郎医院95后医生王禹鹏。7月21日,他在大庙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持续工作超12个小时,双手早已被汗水浸湿,直到休息间隙脱下手套发现自己双手已褶皱不堪,这是医护人员忙碌的缩影。这一周,在这场和病毒赛跑的“战斗”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以对南京市民的赤诚,托起生命的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全市59.69万名共产党员下沉一线、冲锋在前的感人场景。“我是党员,我先上”。全市党员干部响应市委号召,主动报名前往防疫一线,让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徽闪耀在一线、志愿红马甲活跃在一线,以出色表现履行入党誓词。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也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场大考。连日来,全市陆续开展了首轮、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广大党员干部争当“两在两同”建功的先锋,全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正是有了驰援武汉那次经历,这次支援南京显得更加从容。作为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支援防疫一线,我义不容辞!”7月21日,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立副主任医师随队前往江宁支援核酸采样工作;7月24日,雨花台区应急管理局一支6人小分队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再次驰援板桥街道核酸检测点,这是该局派出的第三支应急支援小分队,当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紧急响应,100余名抗疫先锋队集结完成,并于次日奔赴江宁区禄口街道和谷里街道集结报到,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江北新区公建中心迅速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突击队”,不少人直接从工地赶赴沿江街道冯墙社区防控岗位展开工作,守好战“疫”一线关口。全市各部门先后五批次抽调1万多名党员下沉一线,对532个人员力量缺口大、核酸检测任务重、工作超负荷运转的社区检测点开展对口支援。这一周,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临时党支部”等,让“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防疫一线最响亮的口号。

我们不会忘记,全市公安民警辅警闻令而动、奋勇逆行的暖心瞬间。在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有这样一群人,写下了逆行的誓言,吹响了出征的号角。“愿为抗击新冠病毒,守护平安南京,随时听候调令。”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夫子庙派出所全体民警签下请战书。南京市江宁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江宁交警大队23日收到请战书百余份。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1350多名民警、5700多名辅警迅速奔赴定点医院、管控道路、核酸采样点等,疏导交通、巡逻防范、维护秩序、打击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连续24小时工作是家常便饭。7月24日,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设立疫情防控“离宁查验点”的通告》,南京市境内布设68处“离宁查验点”,江宁境内就有27处“离宁查验点”,其中23处由江宁交警大队和相关单位共同负责,包括6个国省道点位、7个县乡道点位。针对覆盖面广、任务量大,江宁区交通、公安、交警、街道相关人员齐出动,对经公路驾乘车辆离宁人员进行核酸阴性证明及健康码查验,为大家的出行保驾护航。他们来了,江宁开发区派出所组织警力全方位保障核酸检测有序进行;71岁的退休党员民警管金泉向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阳沟街派出所党支部表达了请战意愿“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退休民警,我还可以继续发挥自己余热,为防控出一份力”;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三大队帮助护送一批防疫物资前往明基医院……这一周,“公安蓝”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保卫千家万户的健康,铸成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我们不会忘记,全市“橄榄绿”负使命前行、为生命护航的“硬核”担当。 一封封印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句句“我是人民子弟兵,为人民服务是宗旨”“我是党员,我先上”……7月25日,接到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支援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请求后,省军区迅即从驻宁干休所抽调100名医护人员分成25个小组,紧急组织动员,主动做好防护,安排专车运送到南京市秦淮区红花、月牙湖、光华路3个街道的25个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展开支援工作。省军区南京第二退休干部休养所8名文职医护人员连续奋战多日,其中杨玉霞、蒋文2名文职护士还在哺乳期就申请去一线,文职护士佘鹏程提前结束假期赶回支援。这一周,全市各地能见到民兵的身影,他们夜以继日,众志成城,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在博爱之都不断上演,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我们不会忘记,全市1.4万名社区工作者、5万名志愿者共同守护美丽古都的靓丽风采。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发挥“铁脚板”的作用,舍小家为大家,坚决筑牢疫情防控的社区防线。在溧水区荷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社区居民有序排队检测,10名社工、30名志愿者两班倒,26个小时坚守采样点一线;走进“全国文明单位”——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社区,现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里,有已经退休的社区老书记,也有年近七旬党龄40余年的老党员,更有因目睹现场工作人员辛勤付出而深受感动的年轻人。他们有的负责引导人群,有的在给医护人员递检测工具,有的负责登记居民身份信息;7月22日,家住江宁区禄口街道茅亭社区百利华府小区三期的居民韩先生打开家门,看着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将新鲜蔬菜、鸡蛋、肉类放在家门口时,不住地向志愿者竖大拇指。这一周,受持续高温、第6号台风“烟花”等极端天气影响,广大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在各采样点准备了矿泉水、清凉油、折叠凳、一次性雨衣等,尽可能地为群众提供便利,着力构筑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全市931.47万市民守望相助、共同发扬伟大抗疫精神。“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这场“大考”中,广大市民携手战疫,全力配合,生活节奏适度放慢,核酸采样和社会秩序高效稳定,整座城市从容不迫。我们看到,全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摒弃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把忠诚和担当写在这片热土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这里生动诠释。“我们在南京,没什么可怕的!党委政府付出这么多,我们能配合就多配合点!”7旬老党员周福和跟老伴已经排了2个小时,老人不急不躁,还给邻里们吃“定心丸”。这种自信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韧劲,始终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我们还看到,全省、全市正集合力量资源,使防疫重点向江宁转移,工作力量向江宁集中,资源配置向江宁倾斜。全面提升管控措施,如加强机场防控、社区防控、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进一步加强防范疫情向外输出,全力减少对全国抗疫大局的影响。这一周,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战袍”不同,全是英雄。

战疫必胜!江宁加油!南京加油!中国加油!
(注:照片来源网络)
【央视新闻联播】江苏南京严格防控举措 遏制疫情传播https://news.cctv.com/2021/07/28/ARTIm3NXJUdXrzg3nImRs7Mv210728.shtml
【江苏台】南京江宁:干群齐心 共筑防线http://news.jstv.com/wap/a/20210728/1627466304756.shtml?jsbcApp=1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