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靖江:展老党员风采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08-25 08:36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桑榆未晚映初心。近期,靖江全市各地围绕老党员群体,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遍地开花。

面对面听红色故事

穿上干净的绿色军装,稍显紧张的渡江战役老英雄祁玉良端坐在“靖美好”直播间的镜头前,这是靖城街道北大街社区依托新媒体打造的“行知先锋微党课”,通过镜头与流动党员线上交流。考虑到老人年龄过大,北大街社区将直播间搬到祁玉良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制订分众化的宣讲提纲。“我90多岁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把那段历史讲给下一辈人听,要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祁玉良说。“听着老一辈讲着属于我们靖江人的荣光,我内心很澎湃。”党员程国华说。

8月23日,澄靖园区办事处迎江村组织辖区小学生来到84岁的老党员唐明昌家中,听他讲红色故事。“孩子们,曾经有20万解放军从我们现在生活的这片长江流域出发,当时我们靖江的老百姓撑着木船,冒着敌人的炮火,送解放军们飞渡长江 ……”唐明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讲党史。“在唐爷爷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历史。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唐爷爷的希望。”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说道。

日前,城南办事处鼎和花苑社区的年轻党员和青少年走进老党员陆炳荣家中,听他追忆峥嵘岁月。陆炳荣分享了他的初心故事,年轻党员及青少年感触颇深,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靖江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将党史教育“课堂”搬到老党员家中,听老党员忆初心话担当,让广大党员、群众厚植爱国情怀。

心贴心送“红色讲学”

高登章拥有51年党龄,因年迈行动不便无法领取书籍学习党史,生祠镇新生村党总支部在他家开设了“一人课堂”,进行一对一的宣讲并发放党史书籍。生祠镇生祠社区的张宪邦因身体原因卧病在床,生祠社区党员干部给他送上了党史书籍。接过四本党史书籍,张宪邦激动地说:“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我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永葆政治本色。”

“红色掌上课堂”送到老人手中

8月22日下午,斜桥镇新木村红色宣讲团走进朱劲松老人家,将“红色掌上课堂”送到老人手中,并指导他如何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如何参与“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我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平时就在家看看报纸,对网上的视频了解不多。刚刚看了一集《山河不负英雄血》,感触很深刻,多谢你们给我带来这么好的学习资料。”81岁的朱劲松说。

孤山镇、城北园区依托镇综合指挥中心平台,每周固定时间段播放党史故事、红色歌曲等。“我们年纪大了,报纸看不清,智能手机不会用,通过广播听党史知识,对我们来讲再好不过了!”82岁的老党员顾水郎说。

老当益壮老有所为

城南办事处鼎和花苑社区银龄党支部党员胡斌,是一名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他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给老人理发、剃须、煮饭、洗澡、送医……随叫随到,为老人提供最大的便利。

胡斌给老人理发

87岁的张无量热心服务邻里,他是孤山镇广陵村老年协会成员,听到谁家有矛盾纠纷,张无量就当起调解员,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倾诉,注重情理法并用,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帮助缓和矛盾。张无量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还要继续发光发热,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为邻里服务。”

生祠镇老港村退职村干叶灿华主动投身抗疫一线,通过大喇叭每天向广大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排查流动人员,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他每天第一个到村,最后一个离村,为村民筑牢“安全线”。叶灿华常说:“我是一名普通党员,大的忙帮不了,只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大家一起齐心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靖江各基层党组织在老党员群体中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老党员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作用,积极参与政策宣讲、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生态文明等工作,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成工作动力和实效。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tz/a/202108/t20210824_2840648.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