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听民意集民智 助力青龙山自然村“旧貌换新颜”

2021-09-28 09:22 来源: 编辑:中国江苏网 浏览量:0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近日,无锡市滨湖区青龙山社区召开“逸泉项目”协商议事活动,倾听百姓呼声,聚集百姓智慧,共同出谋划策,满足居民群众对保护百年古泉、提升生活环境的需求。

贴民意 民主议事零距离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社区党总支通过工作重心下沉、阵地前移,积极走访居民群众,广泛听取意见、调研民生需求,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在解难题上发力。经过多次实地考察,青龙山自然村百年古泉——逸泉周围护墙经过长年累月使用后,墙粉剥落;逸泉附近山坡上有私搭菜架、毁绿种菜现象;在逸泉中游、下游的池塘里,居民仍保持在池塘里洗衣服的陋习.....种种因素不仅影响逸泉的保护,也影响着青龙山自然村的环境面貌。社区通过深入调研民意,开展民主协商议事活动等形式,多方面收集居民对逸泉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推动形成办实事、解难题、开新局的工作风貌。

解民忧 落实民生需求

为深入落实关于逸泉项目的有关工作部署,社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同保护逸泉生态环境、整治青龙山自然村逸泉周围乱搭乱建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推进逸泉项目的开展落实。逸泉护墙重新粉刷一新,逸泉中游、下游河塘整治后建起了围栏,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后,将原绿地进行升级,合理利用闲置空地与逸泉连成一片,新建成小游园,园内新增花坛、休闲步道、观赏亭,逸泉旁河塘内种植莲花。值得一提的是,居民们共聚智慧、齐动脑筋,根据青龙山自然村迁入历史,追溯村名的由来,在小游园入口处刻了一块石碑“青龙山下”。经过整治后的自然村逸泉“颜值”明显提升,也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聚合力 齐绘幸福愿景

随着“逸泉”越来越有名,为了守护百年古泉,村民们自发组成护泉队,自愿守护泉水。为了保护逸泉生态环境,提升青龙山自然村环境,今年以来,社区党总支重点打造“逸泉”项目,一方面提升打造小游园,为辖区居民送去家门口的“绿色福利”;另一方面新建青龙山历史文化展示厅,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计划通过介绍自然村村史、耕作、历代名人、历程、文化等内容展示青龙山村史,两个重点项目占地面积40亩,总投资300万元左右。社区党总支把村史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邀请居民开展“逸泉项目”协商议事活动,征询历史文化展示厅展示项目建议,居民们回忆过去的生活生产,畅谈新时代生活的巨大变化,建议一起帮助寻找老物件,搜集村里老照片,留存一代代人的记忆。参加协商议事活动的代表们表示:现在生活条件好,老村环境变好了,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信心。“弘扬传承守泉人的精神,保护逸泉和传承青龙山文脉是我们每一任社区带头人的期望。”

下一步,社区将继续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着力配合推动青龙山展示厅建设进程,助力青龙山自然村“旧貌换新颜”,让居民群众生活越来越舒适,越来越高质量,践行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陈静娴)

原文地址:http://jsnews.jschina.com.cn/wx/a/202109/t20210927_2861947.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热点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