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刚刚,在百年老戏院,这些电影人从银幕里走出来了

2025-11-03 09:37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交汇点讯 11月2日,202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周“电影人在南京”系列活动走进南京大华大戏院。肖桂云、张丰毅、刘之冰、朱德承等十九位电影人,共同踏入这座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的文化地标,在木楼梯的岁月痕迹间触摸历史,在红色经典《开国大典》的光影中重温初心,并与观众一同分享了胶片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热血往事与创作温情。

电影艺术家们甫一入场,便被南京市民自发组织的歌曲联唱温柔包围。《红星照我去战斗》《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英雄赞歌》等经典旋律次第响起,瞬间模糊了时空界限。艺术家们情不自禁加入合唱——这已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场由几代人共同完成的情感奔赴。他们曾经塑造的英雄形象与时代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集体记忆;而今,南京市民用这些刻在岁月深处的音符,作为最深情的回响,欢迎电影人“回家”。

歌声渐歇,艺术家们拾级而上,在静默中感受这座南京现存最早的“影戏一体”剧院。大华大戏院早已超越单纯的观影场所,成为一座镌刻城市记忆的活态博物馆。自1936年5月29日开业至今,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的完整变迁。无论是首映《百鸟朝凰》时的名动金陵,还是《庐山恋》《保密局的枪声》的一票难求,乃至修旧如故后引入VR影厅的与时俱进——十二根红柱撑起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可触可感的电影史。

本次艺术周与大华大戏院联合策划了为期五天的纪念影片联展,自10月30日起,《1921》《悬崖之上》《七七事变》等七部经典作品陆续在此放映,带领观众在复古影厅中重回峥嵘岁月。艺术家与观众共同观看了红色经典《开国大典》。这部1989年问世的史诗巨制,以恢弘视野与细腻笔触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历史图景,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的银幕丰碑。

映后,《开国大典》主创与观众展开对谈,刘之冰回忆自己26岁担任副导演时意外出演“毛岸英”的经历;为寻找特型演员,副导演持介绍信跑遍全国,完成一场“没有互联网时代的人肉搜索”;138位历史人物的选角,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字背后,是一群“不要命”的电影人的集体执着。

更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大典》在中国电影史上开创了多项先河——不仅采用大规模实地取景,更史无前例地获准进入中南海、天安门城楼等核心地带进行拍摄。当熟悉的银幕形象走出光影、走近观众,这场观影便不再是单向的凝视,而成为一次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

这样的零距离交流,让电影从银幕作品转化为可触摸的集体记忆,让演员与观众共同成为历史的传承者。当老戏院的雕梁画栋遇见红色经典的热血情怀,当老一辈的艺术坚守碰撞新一代的青春共鸣,这场穿越时空的光影之旅,已然超越一场普通文化活动本身。它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真切触摸到了中国电影不灭的精神与温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511/t20251103_s6907e893e4b0c1378d70577d.shtml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