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结束了?常州队开始了……
11月1日,2025“苏超”联赛在南京奥体中心落下帷幕,“黑马”泰州举起了冠军奖杯;24小时不到,熟悉的足球BGM在常州奥体中心响起,“苏超”常州队限时返场,“待到山花烂漫时”——常州足球音乐剧晚会拉开帷幕,似乎,新一轮的竞逐又开始了……
对这座城市的足球事业而言,终点亦是新的起点。当聚光灯转向决赛队伍,常州队正在布局着未来足球,酝酿着一记“世界波”。
赛季收官,遗憾与希望并存
9月27日的昆山奥体中心,常州队与苏州队的对决成为两队本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以第12名的成绩为这个充满挑战与突破的赛季画上了句号。这场比赛犹如整个赛季的缩影:有领先的喜悦,有被反超的不甘,更有坚持不懈的拼搏。
常州队苏桥桥率先破门得分,点燃了场上气氛,尽管最终被对手逆转,以2:3告负,但球队在场上展现出的坚韧与团结,让球迷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恰如常州足球音乐剧晚会上,常州草根歌手姚大奉上的《凡人歌+壮志在我胸》 的旋律响起,唱的不只是歌,更是“凡人们”的正式写照:拼搏是每一个平凡的人们日常的状态,也是同向不凡的起步。
回顾整个赛季,常州队走过了一条崎岖而光荣的道路。从开局连败、进球荒的阴霾,到雨中鏖战、高温下坚守的执着;从首胜来临时的喜极而泣,到主场收官时虽败犹荣的热烈掌声……这一幕幕场景,共同构成了属于常州足球的“平凡人传奇”。
年轻的苏桥桥,在最后一场比赛的进球,或许是常州队吹响的第一声冲锋。下一个“苏超”赛季,常州队可以踢出一记记世界波!
收起本赛季“苏超”常州队战旗,并非告别“苏超”,而是用汗水重新“浇灌”球场,尽早跨入常州队的下个赛季。红鲤鱼绿鲤鱼表演的《苏超精神常州力量》不正是常州最好的印记折射?今天的常州,正在为明天的绽放默默耕耘。
草根革命,重塑足球新热潮
“苏超”战火刚熄,常州民间足球的热情便迅速接棒。9月20日,常州市职工足球联赛正式揭幕,也是常州队憧憬未来的一次“海选”。
这项赛事创下了常州职工足球历史的规模之最:32支球队、1148名球员参赛,覆盖新能源、高端制造、医疗、教育、公安等数十个行业。特别组建的“龙城新才队”,让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有机会踏上绿茵场。
赛事采用“区域+企业+行业”组队模式,全部比赛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举行。正如“苏超”常州队由小学体育老师、银行客户经理、建筑公司资料员等各行各业的业余球员组成一样,这座城市的足球血液始终流淌在普通劳动者的血脉中。
常州足球的草根革命,仅仅是一个选项,并非唯一选择。随着“常超”的开赛,常州的足球改革已悄然启幕。
10月9日,常州市新成立的常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做出一个大胆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教练员和运动员。招募职位包括省运市队主教练3—5名、青训助理教练5—6名、守门员教练2—3名,以及常州城市足球队运动员(青训储备人才)若干。
这项举措传递出明确信号:常州不想再依赖“老男孩”们的热血,而要系统化重建足球人才体系。
行动之上的,是常州对足球发展的系统规划。《常州市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正式出台,从社会参与、青训建设、职业足球、足球人才、场地建设、构建产业链、国际交流七个维度破局未来三年足球发展。
《常州,战!》精彩演绎了常州对于今日的努力、更有明天的追梦,当《被风吹过的夏天》音乐响起,一座城、一城人都会记得,赵连平、顾志强、谢晖阳等队员们倾尽所有的付出。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当常州队站在巅峰时,翻开2025年11月2日的日历,那是球队腾飞的又一个起点刻度。
城市梦想,足球与常州共成长
常州对足球的投入,源于对体育价值的深刻理解。足球在这里不仅是竞技运动,更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和文化建设的抓手。在2025的“苏超”赛场上,常州已经成为城市营销的“顶流”,更希望在赛场上实现逆流而上。
从“无中生有”打造中华恐龙园,到推出“青春乐都”音乐IP,再到如今将足球流量转化为城市能量,常州始终在探索特色发展之路。这座创新之城深知,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需要经济实力,还需要能够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常超”联赛中,各行各业的参赛者不仅在为自己的球队而战,更在为自己所代表的城市身份而战。新能源工程师的精准传球,体现着“新能源之都”的技术底蕴;技术工人的顽强防守,彰显着“智能制造名城”的扎实根基;教师的战术素养,反映着“教育名城”的智慧积淀。
从“苏超”赛场到城市球场,从赛后总结到未来规划,常州的足球之火正燃向更广阔天地。常州足球音乐剧晚会设置了《凡人之歌·致你我》《真心英雄·致拼搏》《追光而行·致城市》《山花烂漫·致未来》四大篇章,层层递进,表达着城市的美好期盼。正如常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要让足球成为常州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让每个市民都能在绿茵场上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常州用更系统、更持久地默默耕耘,等待下一个进球,响彻云霄……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