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监管、共护食安,江苏落实“两个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11月18日,由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主办,江苏省食药安办、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承办的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经验交流会在江苏无锡召开。近年来,江苏按照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连年上升。
靶向发力,筑牢生产环节“安全关”
在无锡华顺民生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盒盒速冻包子、面点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下线、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的EDI(电子数据交互)生产数据展示平台上,每条生产线的运作情况清晰可见。
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郭武汉告诉记者,这样的实时监控更便于实行细化到岗的食品安全管理。“公司共配备有1名食品安全总监、25名专职食品安全员以及100余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原料验收、检验、生产过程、成品各环节的有效监督管理。”此外,华顺民生还设置专门基金对提出食品安全风险点的人员给予奖励。
同样,位于无锡的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也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除了配备1名食品安全总监和7名食品安全员,该企业还专门成立食安学院,线上推送40小时定制化培训课程,内容涵盖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管理体系及实操方法等,全方位夯实人员专业基础。
“人人都是食品安全管理员”理念的推行,为经营主体守牢食品安全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江苏,这样的实践遍布全省。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沈海斌介绍,目前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配备率达100%。
线下守牢安全关,线上监管再提速。省市场监管部门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为契机,整合打造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综合平台,实现信息统一归集、督导闭环管理,并建设“互联网+AI监管”省级平台,分批次接入生产经营主体,助力压实主体责任。
全程监管,严把农田到餐桌防线
11月18日清晨,一辆辆配送车从无锡市苏南学校食材配送有限公司出发,驶往多所幼儿园和中小学食堂。公司生产车间内犹如一座蔬菜初加工的智能工厂:叶菜生产线和根茎生产线有条不紊,检测室实时显示各类蔬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检测数据。
“食材的安全我们从源头把关,所有的食材从源头供应商到学校,每一个环节都是透明的。”该公司采购负责人武丹介绍,公司通过建立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统一质量标准和统一服务规范的“六统一”食材配送管理模式,实现了食材从源头产地到学校终端的全程溯源、全程检测、全程冷链、全程监管和全程保障。在公司的蔬菜展柜里,记者看到,一袋袋洋葱丝、青椒、胡萝卜等蔬菜包装上贴有可追溯来源的二维码,扫描即可看到供应商资质、批次号、厂家、加工日期等信息。
在江苏,这样的全链监管网正在持续织密。田间地头,江苏依托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点,形成耕地监测网络,并完成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加工环节,推动生产经营主体链入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消费环节,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深化“铁拳”“昆仑”“国门守护”行动,严格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
共治共享,共护“舌尖上的安全”
检测共享,食安共护。为积极营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良好氛围,省食药安办通过开展“小迷话食安”“专家有话说”科普宣传,举办“食安护邻”“食安护苗”等主题活动,创新构建食品安全政、校、家、社协同共治格局。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创新做法吸引公众参与。如南通市,针对餐饮单位数量众多、落实主体责任难以到位的问题引入社会监督,实现重点餐饮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368万人次点击查看,智能识别违规行为图片47.5万余张;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以“食安小卫士”“食安助理员”“家长膳食委员会”为发力点,构建家校监督机制,激活家庭参与共治新动能;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全市“食品安全公益讲师团”,培训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人员800余人次;徐州医科大学依托“彭城七里”文脉街区建设,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积极参与街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累计服务2000人次……人民群众中,“食品安全管理员”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守护食品安全只有进行时。沈海斌表示,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