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会热死人!中暑高发季,做好防暑,切莫大意!
高温持续
近期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
全省大部分地区有35℃以上高温
一、重症中暑会致命,
高温热浪可直接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
01.热痉挛。大量出汗后出现短暂、间歇发作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多见于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尤以腓肠肌为著,呈对称性。体温一般正常。
02.热衰竭。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多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恶心、头晕、心率明显增加、低血压、少尿,可伴有眩晕、晕厥。体温常升高但不超过40℃,部分患者早期仅出现体温升高。
03.热射病。出现以体温明显增高及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体温高达40℃及以上。
注:热射病并非室外专属。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工作或活动,导致体内热量蓄积速度远超散热速度,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就容易发生热射病。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儿童及慢性病患者等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中。
除了中暑,
高温对健康影响还不少
“我国区域人群气象敏感性疾病科学调查”项目研究发现,除了常见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之外,神经系统、伤害、消化系统(肠炎等)、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石病等)、以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等均对极端温度敏感。
针对高温的归因分值,高温引起的健康效应急救>急诊>门诊>死亡,提示高温对增加急性健康效应的风险更加显著。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经济水平的综合作用是高温对急救接诊风险区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高温热浪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引起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引发严重肺部疾病;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
高温还可引起精神与行为障碍,引发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系列精神疾患,进而导致事故伤亡事件增加。
高温热浪期间过多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辐射,还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三、几种特殊人群的高温防护
01.剧烈体育运动者、户外工作人员、重体力劳动者
大量饮水: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 2-4 杯凉水(约500-1000 mL),饮水应少量多次,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不要饮用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体液。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人们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盐分与矿物质。如果正在进行低盐饮食,在喝运动饮料或服用盐片之前,应当咨询医生。
清淡饮食:高温时应饮食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以防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个人防护:户外活动需穿着浅色、透气、有助于散热的衣物,并佩戴太阳镜、遮阳伞或涂抹防晒霜等防护措施。
02.老年人和慢病患者
减少外出:外出乘坐有空调的地铁和公交车,多待在阴凉处。
合理使用空调:天气炎热时,家中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清淡饮食:及时定量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选择清淡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注意饮食卫生。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