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绘就桃源满园春

2025-11-03 08:32 来源: 供稿 编辑:菜菜 浏览量:0

当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泗阳便享有“水乡泽国”的美誉。这特殊的地形不仅赋予其便利的水运条件,还形成了以其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自人文景观,注定有了“运河三千里,最美在泗阳”。泗阳自古钟灵毓秀、人文昌盛,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和两千多年建县史。古今名片是“泗水古国、美酒之都、杨树之乡”。泗阳临洪泽湖畔,泗水之阳。泗阳县内有多条沟渠和河流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密集而有序的水利网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泗阳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游段的重要节点,是苏北地区的出入口之一。东邻周总理故乡淮安市,西接宿迁市,南靠洪泽湖,北与连云港市隔河相望。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长期以来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也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发展,泗阳逐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格局。公路网连接东西南北,铁路线贯穿越境,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区域发展中的枢纽地位。这种地理优势也成为推动泗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动力。

image

据史料记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在元军押解下途经桃源县,他在《桃源县》一诗中留下了“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的千古绝句。这句诗描绘了他对眼前风景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底蕴。桃源县(今泗阳县)遂以文人墨士青睐的胜地,闻名于世。进入现代社会后,泗阳依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并结合现代发展理念,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如今的泗阳,不仅保留了古代传统风貌,还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中国苏北地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县域之一。泗阳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从历史名人到地方艺术,从民俗节庆到民间传说,无不彰显出其根植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屹立城中的泗水阁,这座建筑如同战神般守护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目睹了泗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泗阳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与诗词之中,还深深融入百姓生活之中。当地民间工艺、饮食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均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特别是围绕“桃源”地名展开的文学创作及相关的桃花主题赏景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让泗阳真正成为一个“可游、可居、可观”的文化旅游之地。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泗阳不断涌现出杰出的文化人物,他们扎根故乡、走向世界,为家乡赢得诸多荣誉。比如新金陵画派唯一健在的元老级画家洪谷子,便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不仅深受泗阳本土文化熏陶,一生追随古今艺术之精髓,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泗阳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耀眼的艺术光彩。

洪谷子,本名洪维勤,是当代中国画坛的泰斗级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祖籍河北,却生于江苏泗阳,在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成长,为其后来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新金陵画派元老,洪谷子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画作本身,更在于他对传统与现代艺术语言的兼收并蓄以及对中国画发展的深远影响。洪谷子自幼便显露出对绘画的热情和天赋,在学习过程中极为刻苦,转益多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曾受教于著名画家刘海粟和亚明,继承了两位大师的艺术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集传承与发展于一身的重要艺术家。他的创作活动范围极广,几乎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为艺术追求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探索精神。在其长达数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洪谷子不仅深耕艺术领域,还担任了许多重要的社会职务,如中国美术网艺术顾问、江苏美术馆专职画家、江苏省江南诗词学会艺术顾问、中国爱德书画院院长等。这些职位不仅体现了他在专业领域的极高地位,也彰显了其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image

洪谷子先生的艺术之路也是从泗阳启程的。泗阳,这座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桃源县”,后在民国时期改名为泗阳县。自周代设制,定型于秦汉时期的泗水国,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人文环境为洪谷子提供了独特的成长土壤。早在少年时代,洪谷子便在这片土地上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并逐渐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尽管后来奔赴各地求学、创作,泗阳却始终是他心系的精神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在他的笔下不经意间多次闪现,成为他山水画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之一。洪谷子的艺术根脉深植于泗阳的文化脉络之中。历史上,文天祥曾在途经泗阳时留下“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的诗句,而泗阳本身也以“桃源”之名广为人知。这一诗意地名恰如其分地映射出洪谷子作品所追求的意境之美——他笔下的山水既有磅礴气势,又蕴含婉约细腻的情感,这正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者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洪谷子的艺术风格之所以能够形成兼具传统神韵与现代张力的独特面貌,离不开他在泗阳的成长经历与文化积淀。

洪谷子在艺术道路上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外界建立联系并进行深入交流。作为新金陵画派的元老级人物,他不仅继承了以傅抱石为代表的先辈精神,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中推动这一画派的现代化发展。这种艺术主张与泗阳的文化氛围相契合,尤其是在该县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洪谷子与家乡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由泗阳地方政府组织的多场文化交流活动中,洪谷子都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并为泗阳本地美术教育提供支持。他还曾受邀参加家乡画展,并为年轻艺术家讲授中国画技法和创作理念。在他的帮助下,泗阳的艺术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许多青年画家得以走向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为了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泗阳方面还免费为洪谷子出版大型个人画册,此举不仅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他对家乡深远影响的生动写照。1990年,洪谷子受邀到北京,为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作画,1996年应文化部邀请,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多处绘画,其中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万山红遍》,被誉为中国一流山水画大家,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刘忠德赞誉为“万山红遍出金陵”,1998年再次来到北京,为中南海周恩来办公厅创作巨幅大画《春江初雪》,与老一辈艺术大家傅抱石、李可染、刘海粟等一同悬挂于中南海。值得一提的是,洪谷子的国际往来也为泗阳的文化输出打开了一扇窗口。他曾在法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举办个展,并登上美国纽约纳斯达克大屏,被《纽约时报》誉为“中国人的骄傲”。这些国际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让泗阳的文化知名度随之提升,使其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更多的关注与发展机遇。

image

洪谷子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冲墨法”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他通过长期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套既能表现山川河流流动美感,又能传达深邃哲思的技法体系。这一技法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在泗阳的宣传推广中,洪谷子的代表作如《桃源之春》等常常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了泗阳的文化辨识度。不仅如此,洪谷子的作品也极大地促进了泗阳的文化发展。以他曾描写过的运河两岸风光、彩虹桥、泗水阁、妈祖像等景观为主题创作的画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实地探访。这些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景点,成为泗阳打造“桃源印象”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洪谷子的绘画也成为研究泗阳地域文化的重要视觉文本,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近年来,泗阳还特别设立“洪谷子艺术纪念馆”,集中展出其代表性作品与文献资料,以此纪念这位杰出的本土艺术家,并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于文化艺术事业。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不仅提升了泗阳的城市形象,也为当地文化产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洪谷子的艺术影响力早已超越画布本身,它如同一条纽带,将泗阳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

洪谷子是一位山水画巨匠,他的艺术风格以山水画为主,同时也精于花鸟画及书法。他强调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勇于创新,试图在笔墨表现形式上寻求突破。他的创作注重发掘自然之美,尤其是雨后云山界林所呈现出的流动美,这一源于自然的灵感促使他尝试了上百次实验,最终创造出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技法——“冲墨法”。这种技法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丰富了国画的表现力,也将纯粹的景观抽象化,形成了一种兼具写实与意象的独特风格。洪谷子的艺术作品最大特点之一是将自然景物转化为内心情感表达的载体。他善于利用浓淡、干湿相间的笔墨对比来表现画面节奏感,同时注重构图的整体平衡,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勃勃生机。他还将传统东方哲学思想融入到绘画之中,例如天人合一的理念,赋予了他的作品哲理性深度。在他的画作中,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草木生辉,都充满了对于生命的敬重和热爱。

他还具有跨文化的视觉感知能力,多次赴国外访问交流,足迹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这种全球视野增强其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融合,从而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上更加多元化。尽管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元素,但他始终坚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坚持中国画的传统内核,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洪谷子的代表作品种类繁多,涵盖了众多主题和风格,其中许多作品因其卓越的艺术价值而广泛受到赞誉。《长江之恋》和《万紫千红》系列作品也堪称其艺术巅峰时期的经典之作。《长江之恋》展现了母亲河的壮丽景色,它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更是画家对民族精神的致敬;《万紫千红》则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描摹春暖花开之时的绚丽景象,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命气息。这些作品不仅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也让无数诗人作家为之动容,纷纷为其配诗撰文,成为文学与美术交融的典范。

除国内影响之外,洪谷子还创作了许多用来国际展览的作品,如专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绘制的画作和一些面向外国政要的定制画作。这些作品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艺术提供了一个窗口。他为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创作的作品就是一例,该作品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神韵,受到了高度评价。洪谷子的社会影响不可忽视,他不仅长期活跃于国内外艺术舞台上,还参与了大量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他曾受邀在瑞士举办个人画展并讲学两个月,也在香港、澳门等地开展讲学活动,分享自己的艺术理念和经验。他还出版了一系列画册,包括《洪维勤山水画集》、《洪维勤西藏之旅》等,先后被列入《中国美术年鉴》及多种大辞典,为中国美术史书写了重要一笔。洪谷子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例如他两次荣登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人的骄傲”,这不仅提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激励了更多年轻一代投身艺术行业。正如其所思、所作、所成,洪谷子已成为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重要桥梁。

与此,他的家乡泗阳也没有忘记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愿为他出版大型画册,记录和传承其艺术人生。这既是对其个人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同,也是对地方文化宣传的积极举措。可以说,洪谷子不仅是一位享誉中外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为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人物,他是泗阳的骄傲,泗阳也是他坚强的后盾。最后,我用著名诗人慈海为洪谷子先生画作配的一首诗,结束本文:在鸿蒙的时光里/大江悠悠醒转/如古老梦境蜿蜒/自岁月渊数奔来/两岸峰峦似沉默卫士/镌刻着往昔的风雨/江风轻梳波光/摇碎了山影的静谧/那奔腾的浪啊/是心底不息的渴望/拍打着岸礁/倾诉着无尽的眷恋/江上的霭雾/是时光轻披的纱缦/隐匿了多少/未被传唱的故事/我愿化作江中的一羽白鸥/逐浪于浩渺之间/用灵动的翅尖/触摸江水的温柔与壮烈/当余晖倾洒/满江尽染金红/这雄浑的画境里/一个伟大的名字篆刻在/一枚历史的印章里……

王青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诗人作家、摄影家、评论家,先后在国内、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表文章四百多万字,出版专著五部,为喻继高、言恭达、丁芒等一批国内顶级诗书画家写过专访、评论。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