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五部门最新发文:这一专业,累计新增布点不少于30个

2025-11-05 12:21 来源: 腾讯网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国家疾控局综合司5部门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文件提到——

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国家和各地联动,引导和支持本地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医养照护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医养结合机构积极支持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到2027年底,全国累计新增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布点不少于30个。

全国已有20个省份进入中度老龄化

上述文件还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供给有效增加,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疗卫生与养老资源进一步共建共享。这也契合了我国老龄化进程中日益迫切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第一财经》近期发布的《全国已有20个省份进入中度老龄化》提到,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和比重持续增长,推动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去年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显示,一般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或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中度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及人口比重超过14%。

从梳理的各省2024年的统计公报及其他渠道发布的官方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进入了中度老龄化阶段。

其中,吉林、黑龙江、重庆、江苏、湖北、湖南、北京、河北、上海、内蒙古、山西、浙江、陕西、安徽和河南等15个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进入中等老龄化阶段,分别是19.42%、19.40%、18.87%、18.70%、16.90%、16.68%、16.50%、16.40%、16.30%、16%、15.72%、15.70%、15.68%、15.68%和15%。

另外,辽宁、天津、山东、四川和甘肃等5个省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分别是31.17%、25.88%、24.62%、21.71%和20.06%。其中,辽宁省老龄人口占比最高,也就是说,辽宁差不多3个人里面就有一个60岁及以上老人。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十五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3.1亿增至4亿。未来五年,我国将迎来超常规、超大规模的老龄化社会。北京大学陆杰华等人口学家预测,“十五五”时期极有可能是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提升速度最快的五年。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老年群体在健康照护、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而与之相对的是养老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乐山师范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苏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养老服务的行业缺口有900万,而本科毕业生不足1万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而《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也显示,本科医学门类下属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和护理学类专业位居前列。这主要得益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及老龄化带来的护理需求增长。

如今形势之下,高校在养老类专业重构、学科创新以及社会服务拓展上面临更大的挑战,也会迎来全新的机遇。

养老相关专业,政策引领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出台政策、措施,以应对不断加速的老龄化问题。

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 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提高家政、养老、育幼等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

今年2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引导和支持本地职业本科学校等设置医养照护与管理职业本科专业,并作为贯通培养专业,鼓励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高职专科专业毕业生报考。

为了支持院校强化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还有地区为设立相关专业的高校提供奖励。如山东省教育厅近日发布的文件明确,对经批准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且教学运行正常、符合条件的高等院校,每处分别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在相关专业方面,麦可思研究曾梳理9省的本地急需、特需本科专业清单(部分省份称为本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本省重点产业对应的本科专业,为行文方便统称急需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已被列为江西、湖南、安徽、山西等省份的急需专业。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被黑龙江、河南、湖南、安徽等省份的列为急需专业。

且根据麦可思研究统计,近五年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量增加较多的前20位专业中,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位列其中,且呈现快速扩张态势。2021年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布点数为275个,2025年布点数已增至442个,近五年净增专业布点数167个。该专业的增设响应了国家《“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要求,为缓解相关服务领域人才短缺问题提供了保障。

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应如何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到,各地要加强对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办学指导。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等相关机构共同制定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学时原则上不低于50%。除实操课程外,支持学生到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习、实训,在真实环境中提升实操技能。推进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职业学校签订实践和培训协议,支持学校建设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真实服务场景的校内实训场所。

目前,多所高校开设了养老相关专业,并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每年都会进入养老机构进行1至2个月的实习。重庆移通学院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要在学校的康养实训室开展实践培训外,每年社区、街道等开展上百次的养老公益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熟练技能。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不仅与国内高端养老龙头企业及医养结合示范养老机构等多家单位深度合作,以“订单式”培养为学生打通就业通道;还在课程中专门开设老年服务沟通实务等课程,让学生的养老护理技能更加综合全面。

养老相关专业的出现匹配银发经济带来的服务需求增长。对此,高校还需创新养老相关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闭环反馈机制,对新开设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业对口率、岗位胜任力等进行持续跟踪监测。根据反馈数据,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弥补能力短板。

原文地址:https://news.qq.com/rain/a/20251104A05Q2Q00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