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以实干回应群众期待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要求。然而一些干部却陷入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泥潭,为民服务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干部必须从根本上克服形式主义,摒弃官僚主义,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回应群众的期待。
克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干部工作中的一大顽疾,一些干部表面工作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实际效果和群众需求。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使得政策落实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惠及群众一些干部为完成上级的考核任务,频繁召开会议、撰写报告,结果却忽视了基层群众的真实反馈和实际困难。要克服形式主义,干部应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深入基层,主动倾听群众的声音,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确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紧贴实际。
摒弃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导致推诿扯皮和缺乏服务意识,严重影响了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在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时,官僚主义使得一些干部对待问题的态度消极,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要摒弃官僚主义,干部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应当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通过简政放权,干部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为群众解决问题。为群众解决问题是干部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民服务体现在在于政策的落实和效果。干部需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一项决策和行动都能切实回应群众的关切。干部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推动政策落地生根,确保每项惠民措施真正惠及每个家庭。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民生的良好氛围。
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做善为抓落实。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必须从克服形式主义和摒弃官僚主义入手,真正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以办实事回应群众的期待,让每一项政策都能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李泽仕)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擘画“十五五”蓝图,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指明方向。从“十四五”的稳健前行到“十五五”的全新启航,时代赋予青年党员干部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当以青春之名,在“十五五”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怀理想之志,铸就信念“定盘星”。理想信念是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无数青年党员干部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冲锋在前,为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贡献力量,书写了壮丽的奋斗史诗。步入“十五五”,前
 - 以青春之笔,绘就“十五五”壮美画卷
 - 让奋斗成为年轻干部最亮的底色
 - “深圳多管局局长”为什么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