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老三样”升级 医卫改革提升民生温度
忙活一天,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孔新民直了直腰:“‘老三样’升级了,更得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9日 04 版)
在乡村的健康版图上,村医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距离村民最近的健康守护者。曾经,那耳熟能详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村医的“老三样”,见证了乡村医疗的漫长岁月,也道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过往的艰难与局促。然而,如今这“老三样”的升级换代,无疑是基层医卫改革浪潮中一朵璀璨的浪花,生动彰显出改革之力正实实在在地提升着民生温度。
回首往昔,不少乡村卫生室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孤岛”,在简陋的环境里,靠着“老三样”勉强维持运转。矮瓦房、薄砖墙,寒风肆意穿梭,村医们即便有心,可诊疗手段的局限,让面对村民复杂病情时常常捉襟见肘。村民们呢,要么是无奈地“小病扛,大病挨,病危才往医院抬”,要么是经历一场大病就“脱贫三五年,一病返从前”,这样的无奈与心酸,反映出的正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凸显出基层医卫改革迫在眉睫的现实紧迫性。
值得欣慰的是,变革的春风吹进了乡村医疗领域,诸多地方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就拿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来说,当地深刻洞察到乡村医卫问题对民生的重大影响,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可谓抓到了点子上,切中了要害处。他们下足了“绣花针”功夫,组织人员走村串户,深入调研村民的实际医疗需求,制定出贴合各村实际的“一村一策”。与此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在硬件设施上发力,让村卫生室来了个华丽“变身”。曾经寒酸的矮瓦房摇身一变成了设施齐全的小楼房,暖气、空调的配备,让卫生室四季如春;观察室、理疗室、药房等功能区的划分,让医疗服务更加专业、有序。更为关键的是,诊疗设备的升级,“老三样”拓展成了“新四样”,壁挂式全科诊断仪、心电图机、吸痰器、康复理疗设备等高科技装备走进了村卫生室,村医们诊断起来更精准了,治疗也更有针对性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打蛇打七寸。”硬件只是基础,村医这个关键群体的素质和保障同样重要。于是,宁阳县针对村医反映的“待遇低,保障差”“缺资源,少培训”等核心问题,一系列有力举措纷至沓来。提升村医待遇,让他们劳有所得,更有干劲;返聘退休医生回村执业,充实了医疗力量;邀请专家进村培训,实施“第一村医”制度,选派业务骨干下沉到村,为村医们打造了学习成长的“快车道”。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众多村医踊跃提升自我,考取执业证书,专业能力和职业自信都得到了极大增强。
成效是检验改革的试金石。2023年,宁阳各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95万人次,占全县总诊疗量的56.5%,全县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中医药服务覆盖率均达100%。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村民们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是他们对家门口医疗服务越来越信赖的真情流露,更是医卫改革为民生注入的融融暖意。
村医“老三样”的升级,是基层医卫改革
忙活一天,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孔新民直了直腰:“‘老三样’升级了,更得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9日 04 版)
在乡村的健康版图上,村医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是距离村民最近的健康守护者。曾经,那耳熟能详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村医的“老三样”,见证了乡村医疗的漫长岁月,也道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过往的艰难与局促。然而,如今这“老三样”的升级换代,无疑是基层医卫改革浪潮中一朵璀璨的浪花,生动彰显出改革之力正实实在在地提升着民生温度。
回首往昔,不少乡村卫生室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孤岛”,在简陋的环境里,靠着“老三样”勉强维持运转。矮瓦房、薄砖墙,寒风肆意穿梭,村医们即便有心,可诊疗手段的局限,让面对村民复杂病情时常常捉襟见肘。村民们呢,要么是无奈地“小病扛,大病挨,病危才往医院抬”,要么是经历一场大病就“脱贫三五年,一病返从前”,这样的无奈与心酸,反映出的正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凸显出基层医卫改革迫在眉睫的现实紧迫性。
值得欣慰的是,变革的春风吹进了乡村医疗领域,诸多地方积极行动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就拿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来说,当地深刻洞察到乡村医卫问题对民生的重大影响,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可谓抓到了点子上,切中了要害处。他们下足了“绣花针”功夫,组织人员走村串户,深入调研村民的实际医疗需求,制定出贴合各村实际的“一村一策”。与此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在硬件设施上发力,让村卫生室来了个华丽“变身”。曾经寒酸的矮瓦房摇身一变成了设施齐全的小楼房,暖气、空调的配备,让卫生室四季如春;观察室、理疗室、药房等功能区的划分,让医疗服务更加专业、有序。更为关键的是,诊疗设备的升级,“老三样”拓展成了“新四样”,壁挂式全科诊断仪、心电图机、吸痰器、康复理疗设备等高科技装备走进了村卫生室,村医们诊断起来更精准了,治疗也更有针对性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打蛇打七寸。”硬件只是基础,村医这个关键群体的素质和保障同样重要。于是,宁阳县针对村医反映的“待遇低,保障差”“缺资源,少培训”等核心问题,一系列有力举措纷至沓来。提升村医待遇,让他们劳有所得,更有干劲;返聘退休医生回村执业,充实了医疗力量;邀请专家进村培训,实施“第一村医”制度,选派业务骨干下沉到村,为村医们打造了学习成长的“快车道”。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众多村医踊跃提升自我,考取执业证书,专业能力和职业自信都得到了极大增强。
成效是检验改革的试金石。2023年,宁阳各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95万人次,占全县总诊疗量的56.5%,全县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中医药服务覆盖率均达100%。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村民们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是他们对家门口医疗服务越来越信赖的真情流露,更是医卫改革为民生注入的融融暖意。
村医“老三样”的升级,是基层医卫改革的生动写照,它向我们证明,只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医卫改革就能在乡村这片广袤土地上结出丰硕成果,让民生的温度在健康保障升级中水涨船高、不断攀升,让乡村群众的生活因健康而更加美好。(杜才云)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