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苏讯快评|层层“陪会”的形式主义当止

2025-09-26 08:37 来源: 供稿 编辑:菜菜 浏览量: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再次聚焦“会海”顽疾,明确要求严格精简会议,不搞层层陪会。此举直击基层痛点,彰显了中央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各地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清朗会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然而,“会海”问题尚未根绝,“陪会”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基层干部仍疲于应付各类会议,大量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会场,干事创业的活力受到制约。

“陪会”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其根源深植于扭曲的政绩观与僵化的机制惯性。一些领导干部思想深处,“不开会就是不重视,不陪会就是不落实”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将会议本身等同于工作落实,误将人头攒动视为“高度重视”的证明,甚至将出席人数与级别当作衡量工作“分量”的标尺。这种认识偏差,无形中助长了重形式、轻实效的虚浮之风。层层陪会之弊,不仅造成时间精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将基层干部牢牢束缚于会场,导致其分身乏术,许多亟须推进的实事要务在文山会海中搁浅。此种风气,既与中央倡导的务实高效作风背道而驰,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蚀着治理效能的根基。

根治“陪会”沉疴,必须坚持思想纠偏、制度保障和监督落实多管齐下。首要之务在于破除思想误区,树立鲜明实干导向。必须坚决摒弃“开会即落实”的错误认识,将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精准锚定在“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取得了多少实际效果”上,而非会议的数量与规格。要大力倡导“走出会场、沉到一线”的工作作风,鼓励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街巷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制度保障,筑牢刚性约束防线。要严格执行会议审批管理,严控会议数量、规模、时长和参会范围,确保“只安排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单位参加”的规定落到实处。要深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坚决杜绝将“检查会议记录和纪要”作为评价工作实绩的主要或唯一手段,切实将考核指挥棒指向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保障在于监督落实,畅通上下反馈渠道。一方面对违规扩大参会范围、组织陪会的行为进行严肃追责,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另一方面要建立基层反馈机制,鼓励干部对不合理会议提出意见,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和领导进行约谈。

会议本是推动工作的工具,绝非工作目的本身。唯有让基层干部真正从“陪会”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第一线,才能充分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确保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穿透“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惠及人民群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董欣雨)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