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心”铸魂答好乡村振兴时代考卷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用敬畏心、赤子心、改革心践行理念,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守护耕地里的“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而耕地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耕地保护不仅是数据报表上的红线,更是党员干部心中的底线。面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数字造田”等腐败行为,必须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坚决打击一切破坏耕地的行为,守护好我们的大国粮仓,确保粮食安全无虞。
二、以“枝叶关情”的赤子心,筑牢防返贫的“民生堤坝”
防止大规模返贫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指标。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怀着一颗“枝叶关情”的赤子之心,摒弃“一脱了之”的惰性思维,破除"填表式帮扶"的形式主义,把防返贫的“监测网”织密在群众生活的细枝末节,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三、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心,破解振兴中的“堵点痛点”
深化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从土地制度改革到集体经济发展,从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到农民主体地位强化,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作为党员干部,一方面,要敢于自我革新,勇于打破旧有体制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让群众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杜绝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粮食安全关乎国运,乡村振兴系于民心。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监督执纪的“严”与为民服务的“暖”融为一体。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对待耕地保护,以“枝叶关情”的赤子心关心民生福祉,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心推动创新发展。(长芦街道 杨鑫悦)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