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基层减负 让实干者轻装上阵

2025-04-11 08:35 来源: 供稿 编辑:沙风 浏览量:0

近年来,基层减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为基层松绑减负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彰显了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定决心。基层减负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变革,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其核心在于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

一、形式主义,基层不堪承受之重

基层干部长期被各种报表、台账、会议、检查所困扰,“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某乡镇干部坦言,一年要填报200多张表格,迎接100多次检查,参加300多场会议。这些形式主义问题严重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形式主义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唯上不唯实”的思维定式,把开会发文等同于重视,把台账报表等同于落实,把检查考核等同于成效。这种扭曲的政绩观导致基层工作偏离了为民服务的初衷。形式主义对基层治理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消耗了大量行政资源,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最终影响的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减负增效,基层治理的新气象

中央出台的基层减负政策直指痛点,明确要求减少发文数量、压缩会议时长、简化考核指标。这些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工作的深切理解和务实态度。

各地在落实减负政策中涌现出许多创新做法。有的地方推行“无会日”制度,有的建立“最多报一次”系统,有的实行“联合检查”机制。这些创新举措有效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负政策实施以来,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减轻了,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服务群众。某社区书记说:“现在不用天天填表报数,可以真正沉下心来为群众办实事了。”

三、久久为功,构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巩固减负成果需要持续发力。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大胆创新、担当作为。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减负的根本之策。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要培养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构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需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上级部门要转变工作方式,多些指导帮助,少些检查考核。基层单位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治理效能。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减负成果落地生根。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基层减负取得新成效,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长芦街道 冯雁彬)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