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服务社会 发掘真相 传播价值 感谢您浏览江苏苏讯网。 欢迎投稿:邮箱724922822@qq.com 客服电话: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减”“乘”结合远离指尖形式主义

2025-11-26 09:52 来源: 供稿 编辑:玖柒六 浏览量:0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互联网+政务”的推广应用,各类政务应用程序、工作群逐渐成为上级部署任务的重要渠道,本意是为了让信息数据多跑路,基层干部少跑腿,从而抽出更多时间精力干实事。然而,部分地方在实践中却出现跑偏走样,滋生了诸多问题,不仅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也使得落实执行变了味。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会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当然,形式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来欺上瞒下,以表面文章,虚多实少,阳奉阴违喊口号多,不折不扣抓落实少。说到底就是光说不做,即便做,也是花拳绣腿,银样镴枪头。为此,为基层干部的“指尖”松绑,须从实处着眼、出实招破解、用实绩考量。

远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要在“减”字上下功夫。做好减法,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坚持实事求是,以实践管用、干部爱用、群众受用为标准精简、整合、优化,真正让政务应用程序串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提高治理效能。要明确“应减尽减”原则,开展减证明、减系统、减考核、减挂牌“四减”行动,把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为突破口,从名目繁多的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过多过频的督查检查中解救出来,顾“面子”更兼顾“里子”。

远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更要重在“乘”字上出实效。基层减负不仅关乎基层治理效能,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减负与赋能本是一体两面,减负不减责任、不减担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推动基层减负,既要倾听基层干部的声音,多听听基层干部的反映,多看看基层工作的成效,好者扬之,问题改之,真正把减负的焦点、重点,对准基层干部的“累点”,让减负减到问题根子上、减到干部心坎上,带来工作“新风”。

没有外在督导的“减负”,就没有深入落实。减负增效来不得花拳绣腿,务必尽心履职,尽责担当。如同“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一样,知道自己本职工作,是减负增效基础、前提,认真履行好本职工作,是端牢“饭碗”重点、关键,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方能做到知行合一,不跑偏“减负”本真,不失职,更不能让本该有的减负因为新的形式主义,再次落入别的形式主义“窠臼”,成为一茬“韭菜”。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激浊扬清,还基层干部一个风清气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减负最忌走过场、一阵风、花架子、假把式。健全好、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定能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为人民群众服务,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获得更强劲动能。(余志勇)

江苏苏讯网客服:025-86163400
【责任编辑:陆超】

江苏苏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江苏苏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本网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稿费或要求直接删除,请致电025-86163400 ,联系邮箱:724922822@qq.com。